左图 宁波奉化市滕头村村民愉快生活的情景。 通讯员 丁继敏摄
最近,宁波庄桥街道谢家村的赵善顺经常步行10分钟去江北区人民医院新址工地上转悠,还念叨着“这是二级甲等医院,医生水平高着呢!”
去年,宁波江北区人民医院从市中心移址农村,新址附近2万多名农民不久后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了。
这是宁波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的硕果之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这个农民的普通梦想在宁波正逐渐成为现实。
如今的宁波,向人们呈现了这样一组闪亮的数据:
连续5年,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超过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2008年达到11450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缩小到2.21:1;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5.4%,高出浙江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比例达80%以上;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制度全覆盖。12年中小学基础教育已普及。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近5年共培训农民138.2万人次。
城乡统筹水平居浙江首位的宁波,已跨入城乡整体协调发展新阶段。
“这是宁波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同步推进的成果,是宁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集体经济的结果。”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这样表示。“城”与“乡”携手同行
“过去30年里宁波农村部分农民住房多次拆建,这说明了什么?农村发展建设缺少规划。”宁波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戴国华深有感触地说。
统筹发展,规划是龙头。一笔描绘城市农村两幅蓝图,宁波先行了一步。
城乡统筹是个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宁波将之细化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财政收入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宁波市、县两级每年从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创建全面小康村269个,完成环境整治1836个村,占全市行政村的70%,建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镇联网对接。
科学规划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区域协调发展同样不可或缺。宁波市县域经济发达,所辖5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但中心城市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一度未能充分发挥。从经济总量上看,即使加上2002年撤县建区的鄞州区,6个中心城区与5个县(市)比值徘徊在1:1.55左右。比起其他同类城市,当时宁波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也并不突出。
2006年起,宁波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宁波市逐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城市化率达到了63%。
特别是“中提升”战略的实施,推进城市功能由生产型为主向服务型转变,推进100个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提升了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产业能级与层次。
2005年完成的《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了管城又管乡、区域发展由分变统的突破,对城镇体系与村庄布局、城乡产业发展、城乡人口发展与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紧邻杭州湾的余姚和慈溪成为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由于两市相邻、产业同构,区域整体优势不突出。为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基础设施不能集聚共享的突出问题,宁波又适时加快了余慈地区、象山港地区等重点次区域的统筹发展。
创新体制 突破瓶颈
329国道穿城而过的周巷镇,地处慈溪、余姚、上虞3市交会地带,是一个商贸中心。镇里31个村(社区)拥有标准厂房、商业店铺、农贸市场等集体经济发展用房13.5万余平方米,每年租金收入超过1200万元。
走进新建成的周巷镇蔡下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向记者细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最大的变化是集体经济壮大了,可以放手扩大发展规模、改善村民福利待遇了。村里的食品城三期工程5月份将完工,去年交易额已达数十亿元。”
统筹城乡发展,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实现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
在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方面,宁波大胆创新,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种种瓶颈:
————科学调整行政区划。通过撤县设区、乡镇改街道、行政村合并,加快了城市化步伐,使镇村规模适度,农村人口和资源合理集聚。
————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改革县乡财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为重点,进一步理顺县乡间人权、事权和财权,强化县、乡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功能。
————引导土地流转。按照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村级集体开支负担,对土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鼓励进行土地整理;对城市近郊村,鼓励发展物业经济;对个体经济或特色产业发达的村,鼓励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目前宁波市三分之二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试行农村住房制度改革。以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在部分二三产业发达、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宅基地有整理潜力的地区进行农村居民公寓式住宅建设试点。
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了发展的活力,宁波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
三面紧邻中心城区的鄞州区是宁波财政第一大区,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县到工业强县,再到城乡一体化的大城区的历史性转变。2002年,鄞州区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探索推行拆迁新建、整理改建、移民迁址、环境整治“四种模式”。截至2008年底,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2亿元,对50%以上的行政村实施了改造,近7万户农户喜迁新居,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小区131个,整体置换农村宅基地2200多亩,节约土地1000多亩,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农民自主、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住房建设新路。
在基层工作了近30年的鄞州区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钱孝平认为,旧村改造的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节约利用了土地资源,充分发挥了农民智慧,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
优化产业 一体化发展
“抓农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还是个生态问题。”宁波一位农村干部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产业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仅为4.2%、农业比重持续下降的宁波,2008年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14.9%;把农业从一产拓展到三产的“农家乐”,2008年营业收入达4.85亿元,接待游客504.54万人次,带动1万人就业,宁波现代农业的高效由此可见。跳出农业抓农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宁波加快了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结构调整步伐。
以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发达,是宁波的特色更是宁波的优势。也正因此,宁波加大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向工业功能区和中心镇集聚,使县城和中心城镇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成为农村企业和人口的集聚中心、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依托,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产业发展上,宁波在中心镇建设类似“开发区”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和服务配套。不是所有的乡镇都上工业项目,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是用开发区的模式进行资源整合,提供技术服务,让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相对集聚于中心镇发展。
2005年起,在一系列系统工程的带动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在宁波初步建立:
————以“强龙工程”为抓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截至去年底,全市产值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7家,2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着75%的农户展开专业化经营。
————以“联镇带村”、“村企结对”工程为抓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近3年来,宁波组织市县相关部门与镇村对口挂钩,共实施帮扶项目200多个,到位资金5000多万元。5000多家企业与全部2600多个行政村结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和特色工业,到位资金4.85亿元。目前,工业已经成为宁波农村经济的主要拉动力,比重达到87%。
宁波,从城乡融合到城乡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图景日渐清晰。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