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伟光《 人民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04版)
“干杯,宁波!我必须把酒祝福这座奇妙的城市,她让我认识了真正的中国。”意大利芒瑞夫传媒集团国际部主任罗伯特·巴尔蒂尼最近在宁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后,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1978年,宁波市生产总值20.17亿元,相当于2007年两天的增加值;财政收入4.97亿元,相当于2007年两天半的收入;市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6元,相当于2007年5天的收入。30年间,宁波经济增速年均达18.7%,2007年人均GDP达到61032元。“最值得纪念的是走出了一条开放发展的道路。”宁波市市长毛光烈说。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
宁波因港而兴。港口是带动宁波经济的龙头,也是30年来宁波开放发展的最大亮点。
有1200年开埠历史的宁波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还是一个内河小港。在国家支持和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带动下,宁波港只用了20年时间,就相继建成10万吨级、20万吨级矿石码头、2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最先进的国际集装箱码头,一举跨入了世界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行列,跃居中国内地港口第二位、世界第四位。
1994年,中共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加速发展临港工业。如今,一条绵延百里的临港工业带和临港产业链已经崛起,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等六大临港工业支柱产业,2007年临港工业总产值达到339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强。与此同时,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会展经济、现代商贸和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2007年,宁波在中国城市经济实力排名中列第十七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八位。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宁波大学从建校之初的8个系280名学生壮大到如今的19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25000名在校生,成为浙江省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宁波大学原党委书记贺建时对宁波大学首届开学典礼的盛大场面记忆犹新。1986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仅一年的宁波大学嘉宾云集,出席典礼的不仅有学校捐资人包玉刚先生和60多位海外侨胞,更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一位是英国次教育大臣,受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指派前来,另一位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受邓小平同志委派出席。如此高规格的开学典礼,引起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这种异乎寻常的场面,缘于伟人的一个号召。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等沿海14个开放城市的情况汇报时说:“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紧随包玉刚之后,邵逸夫捐资助建了宁波逸夫职业高级中学和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等;汤于翰捐资助建了宁波大学医学院;赵安中捐资4000余万元人民币助建了100多所希望小学……据宁波市侨办提供的资料,从1984年到2007年,共有5万多名海外“宁波帮”回乡,向宁波捐资12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捐资60亿元人民币;宁波5000余家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近200亿美元,其中70%是海外“宁波帮”直接投资或由他们牵线搭桥引进的。
“无外不强,无外不快”
20多年前,北仑还是一片荒野滩涂、渔村农庄,如今已崛起成为一座活力四射、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这里就是宁波市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片热土的开放,始于北仑小港一块仅3.9平方公里的土地。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在此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面积不断扩大至70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宁波开发区已经成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年6月,宁波开发区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400多家,总投资220多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360多个。
“宁波开放发展的实践证明,无外不富,无外不发,无外不强,无外不快。”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说,宁波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史。
与引进外资并行争辉的是发展外贸。宁波市现有外贸企业8000多家,与外贸相关的从业人员140万,“千军万马做外贸”是宁波开放发展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宁波市自1988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以来,外贸进口、出口年均增幅35%,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65亿美元,其中出口382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125.2%。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宁波市凭借外贸主体、出口产品和市场格局等优势位居第一。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