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全县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8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0公里,素有“海山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北部象山港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二岸开放口岸。全县辖10镇5乡3街道,总人口53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5.6万人。
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近年来,象山人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8年列73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艺术之乡和省文明县城、省建筑之乡、省教育强县、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8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2亿元,财政收入1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9.1亿元,农业总产值23.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737元。
特色经济日益明显。改革开放以来,象山人敢于创新,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滨海特色产业体系。一是临港产业蓬勃兴起,以海洋装备、新型能源、船舶制造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初具规模,海洋运输总运力达35万吨,集装箱运力居全省第一。二是滨海旅游异军突起,拥有2家4A级国家旅游度假区(松兰山休闲度假区和中国渔村),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连续举办的十届中国开渔节成为宁波市三大节庆和全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三是针织名城地位日益巩固,针织产业集群已经形成,6家企业进入全国针织行业50强。四是象山建筑名扬海内外,拥有一级资质以上企业9家,先后创国家“鲁班奖”11项,2007年建筑企业总产值325亿元,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65项。五是现代渔业保持领先水平。水产品总产量56.7万吨,居全国前列,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是国家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象山海鲜声名远扬。六是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柑桔、杨梅、出口蔬菜、特种畜禽和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产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七大龙型经济,17个商标获省市名优商标,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二位。
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象山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海洋文化大县、法治象山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化率达48%,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网初步形成,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统筹推进,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2%。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村159个。全国生态县创建持续推进,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58%,城乡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加快建设,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的全面推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崛起,象山正步入桥海新时代。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实践象山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扎实推进海陆一体化,全力打造实力象山、休闲象山、开放象山、人和象山,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象山。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