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岚镇柿林村去四明山镇北溪村的途中,有一个古老的山村——李家坑。整个村子坐落在山岙之中,村前是四明山大峡谷的溪流,背山临水,是一块风水宝地。这个村子的四合院结构奇特,当地人称之为“通转”,有点像福建的土楼,土楼是圆形的,它是方形的。
李家坑的通转现还存四个,当地人分别叫做上通转、下通转、里通转、新屋通转。四个通转栉风沐雨,露出了老态龙钟的破败相。相比之下,与里通转一巷之隔的新屋通转保存得还比较完整。新屋通转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跨进大门,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天井,天井四周各有三间屋面,“回”字形走廊四周环绕,这大概就是“通转”的由来。天井面积至少有130平方米,用山溪里经过千年冲刷的浑圆光滑的鹅卵石铺地,卵石之间的石缝长着各种小草。利用鹅卵石的颜色盘出各种图案,虽然现已高低不平、还有缺孔,但仍不失当年风采。一位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大娘告诉我,过去天井里热闹,走动人多,石缝不会长草,有草也拔了,天井很清爽。现在年轻人都去山外了,村里大多是老人,天井很少有人走,所以会长草。长草也不敢拔,因为草大,一拔把卵石也带出了。我看到好几处坑坑洼洼,估计就是拔草的缘故。
新屋通转大门正面是九间正屋,中间三间朝天井,左右各三间与两侧厢房相接,正中一间是堂前间。厢房各四间,其中三间朝天井,最边上一间与大门间相接。大门间的三间全部朝天井,中间一间就开两扇大门,正面对着正屋堂前,大门间其实是三个半间,间架很浅。两旁两间是门房,门房的门朝大门间开,现在堆放着杂物。除掉沿天井四周能相互贯通的檐下走廊,门房的室内面积很小。“通转”的出口有三个,除大门出口,还有正屋前分别向两侧延伸的边门,边门到“回”形天井的一段当地人称为“暗弄堂”。整个通转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大约1500平方米(两层)。通转内住着很多户人家,大家在同一个天井采光,在同一条回廊进出,可以想象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
走廊的地面是值得一提的。乍一看还有淡淡的、略显黄色的光,比石板地光滑、平整,又不像是浇了水泥。我问主人这地是什么材料铺的,她说听老一辈人讲是用桐油、石灰、黄泥、糯米饭等材料拌匀捣烂,倒在地上夯实而成的。难怪,几百年了还不曾走样。走廊靠近天井的外沿阶沿用厚厚的、泛着黄色淡光的长条石铺就,和余姚城内舜江楼前的三孔石拱桥“通济桥”的桥面石料差不多。虽说滴水能穿石,可经过那么多年岁月风雨,阶沿石仍然完好如新。
廊柱的柱基为四方的花岗石,柱础是精制成鼓形、且雕有莲花花瓣的花岗石石鼓(俗称双墩)。廊柱与柱础的装饰和其他建筑装饰很和谐,给通转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回廊顶做工考究,额枋作月梁形,刻有梁楣,圆拱的椽子都经过油漆,柱子、挑檐的柱托、抱柱、牛腿上雕有各种古代传奇故事、山水花鸟,雕得细腻华贵,人物姿态逼真,鸟兽形象生动。朝走廊四周的花格窗棂嵌有双喜和蝴蝶花板,显得玲珑剔透,是典型的清代木雕风格。这样精细的雕刻工艺,我仅仅在镇海的郑氏十七房看到过。可惜许多窗门上的花板残缺不全,抱柱上雕刻的人物、狮子被削去了头部,想必是上个世纪那一场劫难造成的。
李家坑通转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及民国初年浙东山区的历史风貌,应该也属于文化遗产。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大门 代木 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