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路36弄石库门
俯瞰新马路一角
姚宅
仁济医院旧址
三江中学
简介
江北新马路于1912年铺筑完成,最初为泥结碎石路。1931年改建成为宁波市第一条水泥面马路,长910米。1984~1986年间向西延伸并改为沥青水泥路,使路长至1637米,宽约10米,与人民路、西草马路相交。
新马路上聚集了多处石库门建筑,是名副其实的历史街区。
记忆
优雅热闹的
石库门生活
胡女士,72岁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从上海调到宁波工作,此后一直住在新马路36号的王宅里,见证了这座老宅子的兴衰。
记得当时这个宅子里住了11户人家,最多的时候有几十口人,大家常一起聊天聚会。这个宅子很像老上海的石库门,但是又多了一份西洋的派头,高高的围墙里面是各色的房间,又有栏杆相连,很大气,二楼的客厅里还有上世纪40年代遗留下来的老式吊扇,中西合璧,颇有韵味。大家种植花草,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到了秋天,大家还能品尝到新鲜的水果。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宅里的人们陆续搬出去了,而空房子也因为年久失修变得残破了,墙上的白灰经常脱落,有的小楼表面也出现了不少裂缝,不能住人了。
拆迁在即,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多少有点舍不得。这里曾经留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希望有关部门能想办法保留和维护好这些大宅子,给留下一些纪念。 记者 毛雷君
风月下,声色中
早就听闻江北新马路有一片宁波目前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然而平日里总是行色匆匆,从不曾停下脚步去撩起老宅那层神秘的面纱。
今天,阳光难得收起了连日来的骄横,煞是柔和。
从人民路一拐弯,就是新马路了,车流往来穿梭,使马路显得窄小拥挤。路两边树木高大,亭亭华盖,小巷交错,那成片的老宅就坐落其中。
范宅、李宅、包宅、王宅……新马路双号门牌一侧,连排的欧式花园洋房煞是惹眼,也是当初流金岁月的见证。
回望百年前,宁波开埠,孕育了独特的宁波帮商帮文化。民国时期,江北岸的宁波帮达到鼎盛时期,纷纷在江北岸码头附近置业。虽然商人接触西方建筑文化较早,但中国传统文化依旧根深蒂固,所以他们宅子的主体具有浓厚的江南传统民居特征,但在布局上参照了西方联排式住宅,因此带上了中西合璧的色彩,被称为“连体的江南民居”。
此类建筑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为“石库门”。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大量城厢居民为避战乱而移居租界。由于房少人多,房价贵得惊人。许多中国以及外国洋行见有暴利可图,纷纷涉足房地产。19世纪末,宁波外滩一带建造了大量石库门式住宅。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宁波居民的经济条件也陷入困境,石库门的全盛时代过去了。为了减轻房租负担或赚钱,居民们想方设法把多余的房间分租出去。石库门不再是中产阶级的专有乐园,渐渐成为大众化的民居。
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路人窥视的目光,人们也许已经不知道当年宅子主人的显赫地位,不知道这些中西合璧的老房子承载了多少少年的梦想、中年的奋进和晚年的寄托。但那些斑驳的铁艺雕花窗户,漂亮的屋顶,露天的小阳台,“嘎吱”作响的地板,仿佛每个物件背后都藏着数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纠葛,挡不住旁人的八卦和想像。
而新马路的单号门牌一侧多是清代晚期、民国时期的三合院式传统民居。
一座城市会有多少重面貌,又有多少“特殊时代”的产物拥挤纠缠其中?城市也因此变得厚重。
新马路带着淡淡的文艺腔,但气质上有别于王家卫式的迷失,适可而止的甜才会让人不腻味,不感到做作。它没有老外滩那么华丽,走的是粗线条的亲民路线。慢慢走,细细品,你会觉得那独具神韵的老房子也是一道道美不胜收的风景。
住在新马路的王女士说,新马路给她的印象就是神秘,年少时的她总是猜想着洋房里是否有摇荡的秋千,是否有盛开的杜鹃花,似乎那里藏着无穷蛊惑。
如今,伴随着众家房客的锅碗瓢盆交响乐,石库门曾经拥有的宽敞、温馨和诗意荡然无存了,石库门聚集的新马路也由此黯淡。许多老宅由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有些甚至濒临倒塌。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江北新马路亦被盖上了拆迁印章。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猜想着改造过后的老洋房,若能回复昔日的风采,这里的景色绝对不逊于青岛的八大处、上海的新天地。
设想一下,夕阳西下,在幽静的老宅子里,在雕花的玻璃窗下,一缕夕阳映射进来,在古老吊扇的搅动下,空气似乎也变得感性。纵然只是坐在屋檐下发呆,却丝毫不妨碍你与老宅一起怀旧。 记者 楼小娴
历史遗存
王宅
新马路7号、9号,清代晚期三合院式传统民居代表作。主楼面阔五开间,高二层,梁架为穿斗式,底层带前廊,屋面小青瓦硬山式,地面铺设青石板,两厢结构装饰类同主楼。据调查,宅主姓王,是甬上近代旅沪商人,其后代现居上海、香港、美国等地。
范宅
新马路12号,石库门式近代建筑。大门朝南,其上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几何装饰图案。主楼高二层,屋面采用小青瓦硬山式,梁架为近代西式木构架,山墙为混水砖墙,还开有多扇西式木窗。
姚宅
新马路21号,三合院式近代民居。主楼面阔五间二弄,高二层,屋面采用小青瓦硬山式,廊柱方形,廊前有近代车木栏杆,栏杆图案用回纹,地面铺设青石板。宅后有花园、马房等附属用房。据调查,原宅主人姚绍伦曾是洋行老板,其夫人包梅珍曾为上海华盛烟草公司董事长。
赵宅
新马路23号,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建筑。主体建筑前后两进坐西朝东,北面出入口比邻新马路。石质框架铁皮大门,两边涡卷纹牛腿装饰,门楣砖雕拼图,局部已毁。窗檐采用叠涩砖挑出,界碑书“赵姓己墙”。
徐宅
新马路25号,民国时期三合院式二楼住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原大门被毁,西边新大门通过檐廊与尽头的圆洞门相望。楼梯、廊楼栏杆大量运用车木技术,二楼廊楼挂面形式新奇,雕饰华丽。该建筑具典型的民国时期小木作特色。
洋房
新马路28号,清末民初时期的庭院式民居建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洋房的外观是西方教堂式风格,建筑风格跳出了木构架建筑体系的框框。墙体以青砖为主,窗台都雕刻有波纹线修饰。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开间前檐有天井,设有照墙。古居右角不远处是柴屋。整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堪称经典豪宅。
仁济医院旧址
新马路35号,民国时期的三合院式传统二楼住宅。整个建筑由主楼、厢房及南边的偏房组成。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北临新马路,面阔五开间,进深五间,檐廊弧形挂落装饰,山墙清水青砖。据记载,仁济医院由金廷荪和杜月笙创办于1932年,后成为省立医院的基础,在宁波医学发展史有着重要地位。
包宅
新马路36弄9号、新马巷5号,钢筋水泥和木结构相结合的楼房。该房前后共两进,前进三层,后进两层,占地约3亩。除了卧室外,还设有男女浴室、荤素厨房、琴房和锅炉房。室内地板全部由经年不变形的美国洋松铺成,至今滴水不漏,门窗框为进口柳桉硬木。楼房西首和东首的3只烟囱状的烟道,成为该楼一道特殊的风景。整座建筑呈现浓郁的中西合璧风格。
该宅为包时墉先生(爱国人士)在民国初期根据当时上海工部局的房屋图纸所建,目前一部分为包氏后代居住,另一部分作为社区卫生院。
1940年初,时任国民党政府江西省赣州行政督察专员的蒋经国先生回奉化祭母时,多次寓居于这座宅邸。
浙东中学
位于江北区新马路136号(原43号)的三江中学,为原浙东中学旧址,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浙东中学起源于由美国长老会麦嘉在1845年(清道光25年)创办的“崇信义塾”,1923年和西大街真主堂创办的私塾“养正书院”合并为“四明中学”,1935年又与英国循道公会在宁波竹林巷(现解放北路北端)创办的私塾“裴迪书院”合并为“浙东中学”。1952年由国家接管,改私立为公立,定名为宁波市第四中学。2003年7月,宁波四中高中部迁入原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原宁波四中初中部与二十中学合并搬入四中校址,取名“三江中学”。
现存浙东中学建筑为欧式石库门,门楼大门券形,上置钟楼,类似城墙式,砖混结构,西式风格。面宽20余米,三层楼。底层门庭并列着高大仿古罗马科林斯石柱,庄重雄伟,每根刻有直凹纹的大石柱撑着,门柱下石鼓都刻有细腻的花纹,顶拓为莲花状。第二层为办公用房,可直通上面的钟楼。
行政楼面朝东,为三开间,三层二进。西式建筑,砖混结构,约建于1930年,平面呈“凹”字型,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每间房顶为石膏装饰。 记者 楼小娴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大门 暴利 白灰 厨房 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