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科霞 实习生 张晨忆 通讯员 杨益)9月6日,北京残奥会开幕。昨天,记者从团市委获悉,我市10名残奥会志愿者已到达北京,并于今天开始正式投入老山自行车场馆的志愿服务。
我市的10名残奥会志愿者,分别是宁波大学的崔振峰、周俊男、李威、韦薇、黄益菲、吴静、陆宏成、顾盈瑜、陈娇龙及宁波工程学院的刘安平。
在这些志愿者中,只有一人不是学生,他叫崔振峰,宁波大学外语学院的老师,今年30岁。说起为什么会和自己的学生争着当奥运志愿者,崔振峰说:“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我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没事时喜欢去看看体育场馆,当时我总在想,奥运会举办的时候,我就来做志愿者。”
在一群80后、90后的志愿者队伍里,崔振峰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哥哥”,不过他说,虽然来北京才5天,但小妹小弟让他学到不少东西:“他们很直率,很直接地表达着感情,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加灵活机敏,更具团队精神。”
“由于各个场馆的安排不同,因此我们同学的服务时间是有所不同的。不过最早一班上岗的同学需要早上6点从学校出发,最晚的一班晚上12点才能从场馆返回。一天至少要工作10小时,这比奥运会志愿者的工作时间要长。”崔振峰说。
宁波大学的侗族学生韦薇成功入选奥残会志愿者,在老家贵州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既兴奋又自豪,乡亲们奔走相告,韦薇一时间成为村里的新闻人物。韦薇说:“除了服务好残奥会,我们还打算趁机去看看鸟巢、水立方,看看美丽的首都。”
刘安平是来自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的一名大三女生。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官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日常的接待事务。因为残奥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她现在正处于全天待命状态,为残奥会更好地服务做着前期准备:“现在狂练英语和德语,脑子里想着一个场景,然后用外语流利地表达。”参与残奥会的,可以面对残疾朋友这一特殊群体,她说,她会以百倍的耐心、细心、再耐心,真诚地为他们服务。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80后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