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演出途中(1964年) 青年演员在练功(1974年) 《强盗与尼姑》剧照(1986年) 《女儿大了,桃花开了》剧照(2002年) 50年风雨历程,50年库满仓盈。11月28日上午,解放后第一代姚剧表演艺术家们颤颤巍巍地陆续走进设在余姚宾馆的会议厅,他们是来参加姚剧团建团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与姚剧有关的400余名各界人士欢聚一堂,热情地攀谈,亲密地叙旧,其乐融融。 河姆古腔 源远流长 姚江文化,源远流长。仅以戏剧而论,余姚这方沃土,不失为一大戏剧之乡。她不仅孕育过蜚声于宋、明时期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并相继涌现了远如叶宪祖、吕天成、邹逢时、杨之炯,近如顾仲彝、朱端钧、余秋雨等诸多戏剧大家。出现于17世纪中叶的“余姚滩簧”更是历经沧桑,薪火相传而发展成为今日在全国剧坛独树一帜的地方剧种———姚剧。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之一,其前身为“余姚滩簧”。产生并始行于浙东余姚,脱胎于当地“车子灯”、“采茶篮”、“旱船”等民间歌舞及“雀冬冬”等民间说艺术,形成了十七世纪中叶,至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发展历史。因沿袭用余姚方言演唱,故俗称“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名“鹦歌戏”。 早在清乾隆年间,“姚滩”已盛行于余姚、上虞等城乡,因多在“灯节”前后演出而称之为“灯戏”或“灯班”。此后“姚滩”不断向外扩展流传,直至上海。曾与“小歌班”(越剧前身)艺人合作演出于“华兴园”。姚滩艺人马楠本、周兰英等均挂牌演出于“永乐园”、“高升楼”、“如意楼”等演艺场,在旅沪的宁绍帮观众中红极一时。艺人小山宝、大桂香演唱的姚滩《卖小糖》,曾由高亭公司灌制唱片。“姚滩”班社的规模一般为“四花”(生角)、“四旦”(俗称“八勿拆”)、“三后场”、“一里厢”等12人左右。上演剧目多为一花(生)一旦的“对子戏”和多角“同场戏”,如《卖草囤》、《打窗楼》、《十不许》、《前、后落发》、《大闹花灯》等称之为“七十二本”传统戏。“姚滩”的音乐唱腔以活泼流畅节奏明快见长而极具民间性。其演唱曲调以“基本调”(平四、紧板)为骨干,辅之以各种“小调”(杂曲),唱词、道白皆通俗易懂,民间语汇丰富,表演风格质朴自然,幽默诙谐,生活气息浓郁,向为流行地域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1956年6月,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已有两百余年发展历史的余姚滩簧被定名为姚剧。同年11月,作为这一剧种的唯一专业表演团体余姚姚剧团宣告成立。姚剧,这一余姚所特有的被浙东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村里来了滩簧班,男人忘记落田畈,女人忘记进灶间”,短短几句民谚,说明姚剧受到群众喜爱的程度非同一般。无论剧团演职员几代更迭,姚剧之根深植民间,人民群众也深爱姚剧一如既往。为让余姚、慈溪平原地区广大群众看到好戏,早在20世纪50年代,姚剧团专门制作了一个能容纳千余观众坐着看戏的流动“剧场”。连舞台带观众席的所有设施,由一只大型红头百官船装运。于是,男性青年演职员成了运输这满满一船货物的“纤夫”。每到一处,全体演职员争分夺秒卸货、装台、架棚、搭座位,力争准时开演。这样的一些难忘经历还有许多。 20世纪60年代,为让四明山区的广大群众能看到专业剧团的演出,姚剧团连续数年组织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小分队,带着边演出、边排戏、边学习、边宣传、边参加劳动、边访贫问苦的任务,每人一根扁担,肩挑服装、道具、乐器、汽油灯及个人生活用品,跋山涉水,到一村演几场地前进,一直把戏送到“千年不闻锣鼓响,百年未见戏上台”的深山冷岙。演职员们吃的番薯、芋艿、玉米,宿的是破旧庙宇、祠堂或是当地生产队的仓库。有一年上山演出,正是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小分队在大岚蹲点,住在一个被废弃的破厂房内。上午在驻地排戏,下午冒着漫天风雪走着冰冻山路,肩挑演出用具赶往周边山村为群众送戏上门。每晚演完戏,再在深夜返回驻地。路上又是风又是雪,十分艰难。但是,小分队的演职员们以苦为荣,无怨无悔。 老葩新枝 佳作传世 50年来,剧团共演出367个各类题材的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现代戏298个,其中不少是原创剧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余姚市姚剧团作为姚剧唯一的专业艺术团体,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努力为广大群众服务,编演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如《强盗与尼姑》、《沙场泪》、《传孙楼》、《龙铁头出山》、《鸡公山风情》等,这些剧目受到群众的欢迎,并在省内外获奖,从而增强了剧种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扩大了剧种的影响。如《强盗与尼姑》在1985年参加第二届浙江省戏剧节演出,获剧本、导演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在1991年10月,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和鲁迅诞辰110周年,文化部特邀该剧团晋京演出《强盗与尼姑》,誉为“小剧团演活了辛亥革命大题材”。出戏是姚剧团富有生命力的重要象征,并且,一个个作品能够紧扣时代脉搏,这是一大特色和亮点。 1990年,为配合各地禁赌专项斗争,剧团分两个剧组赶排现代戏《麻将啊麻将》,分别在余姚和慈溪两地巡回演出,每个剧组一天演出2至3场。当年,全团共演出305场,观众逾20余万人次。此举受到浙江省文化厅通报表彰,《中国文化报》、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全国19省、市、自治区的23个剧团、40个文艺团体来电来函来人学习经验。而《传孙楼》讲述了梨花岙多种经营专业户杨富康为了鼓励儿媳生男孩,制定了可笑的“家庭政策”,将一幢新造的三层楼房定名为“传孙楼”,谁第一个为杨家生孙子,谁就得新楼。谁知发生了一连串的瞎子算子、科学怀子、未婚抱子的家庭风波。最后,在大女儿、计生干部翠翠的帮助下,杨富康抛弃了重男轻女旧观念、树立了少生优生新观点。该剧1991年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获新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等5项奖。剧团还作为编演现代戏成绩突出的全国七个县级剧团之一,受到文化部表彰。同年的《龙铁山出山》也是唱响主旋律的典范,讲述跨入上世纪90年代的革命老区龙石湾,在解决温饱后,一部分人面临新的困难:如肖家姑娘因无钱而不能上大学,被逼要与呆大订下婚姻“合同”,解放前入党的老书记因无钱动手术,无奈从医院逃出来……村长龙铁山面对现实,带着肖聪明走出大山闯深圳,推销自己传统的竹制工艺品,迈出了可喜一步。《龙铁头出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荣誉提名奖。进入新世纪,姚剧团的创作力量继续朝气蓬勃。首先是具有环保题材意味的大型现代轻喜剧《女儿大了,桃花开了》隆重登场。该剧在观众面前展示的是一个独特的题材,一幅崭新的农村生活图景,通过桃花、杨青青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推行“绿色计划”,与柳会计等人依赖污染补贴的“懒汉”思想行为之间的冲突,以及柳会计对桃花的可笑的单相思行为,向人们揭示了“净化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固然重要,净化被污染的心灵环境更加迫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全剧的主题由此得到了升华。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姚剧《母亲》正是很好地体现了胡总书记的要求。这出戏好看好听,动情感人,是一出反映当代生活、演绎“八荣八耻”观的好戏。通常,戏曲排演现代戏是一件吃力难讨好的事。其实不然。反映当代生活的现代戏,只要题材抓准了,又肯花功夫去编演,是可以做到吃力又讨好的。姚剧《母亲》十易其稿,反复打磨,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入选剧目和优秀音乐奖等多项荣誉,便是一个极好的说明。而且,由于这个戏不是应时之作,剧中蕴涵着人性的复归,母爱的伟大,使它的美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 姚剧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姚剧剧目还有《烦恼的喜事》、《强盗与尼姑》、《沙场泪》、《野杨梅》、《桃园记》、《鸡公山风情》、《兰花女》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目。这些剧目在宁波、省级、国家级的重大戏剧赛事和文艺作品评比中获得显著业绩,一系列荣誉十分醒目。 “草根”剧种 名家辈出 在姚剧团建团50周年纪念大会上,能见到许多姚剧名家。 沈守良、寿建立是姚剧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寿建立从事姚剧事业30多年,是姚剧第四代演员的主要代表人物,因主演《强盗与尼姑》、《沙场泪》、《野杨梅》、《鸡公山风情》等主要创作剧目,在省第二至第六届戏剧节上,连续5次荣获演员一等奖和省艺术明星奖,多次荣获宁波市戏剧节演员一等奖、优秀演员奖。现为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宁波剧协副主席。在《女儿大了,桃花开了》一剧中,寿建立饰演的柳会计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全新的人物,如果用姚剧中某一个传统行当来表演显然是不够的。寿建立从柳会计这个特定人物出发,在表演上将小生和小丑这两个行当的技能加以巧妙的融合,以正为主,以丑为辅,经过表演技巧的继承和创新,凭借他那丰富的表演经验和高度的艺术悟性,在舞台上活灵活现地塑造了柳会计这一独特的农村基层干部的艺术形象。观众和专家称赞“寿建立把柳会计这个人物演活了,他在台上混身都是戏。”有一位专家评价他的表演时说:“寿建立把现代喜剧的技巧从头发梢发挥到了脚趾头。”这个评价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寿建立通过成功塑造柳会计这一艺术形象,也实现了他表演艺术上的新跨越。沈守良是姚剧著名的老艺术家,他在舞台上曾出色地塑造过许多艺术形象,比如在《强盗与尼姑》中塑造的鲁迅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女儿大了,桃花开了》剧中扮演的桃村长表演上举重若轻,自然天成,没有丝毫演戏的痕迹。他的一举一动,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使人们相信这就是生活中的桃村长。一个演员能完全融入到人物之中,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境界的。沈守良1961年4月进团从艺,师承前辈名艺人商福祥,具有扎实的姚剧传统艺术功底,尤在继承和发展姚剧声腔艺术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演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戏路较宽,能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如在《半夜鸡叫》中饰演周剥皮,《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强盗与尼姑》中饰演鲁迅,《沙场泪》中饰演张自忠,《传孙楼》中饰演杨富康,《鸡公山风情》中饰演老村长等。在省历届戏剧节及调演中,4次获演员一等奖,多次获作曲奖(与人合作)。1979年6月起历任姚剧团团长兼党支书,1997年1月调任余姚市文联常务副主席、调研员。现任余姚市姚剧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在50周年纪念大会上,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向长期奋战在姚剧事业上、为姚剧发展作出贡献的老一辈姚剧表演艺术家授予“姚剧老艺术家”荣誉称号,他们分别是费凤鸣、胡勇棣、胡秀纹。如费凤鸣老艺术家早在1953年加入余姚滩簧小组,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姚剧演员,姚剧主要旦角演员之一,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文革”中曾一度转业改行,之后又重返姚剧舞台,焕发艺术青春。1980年8月起任“宁波地区戏曲(姚剧)训练班”负责人兼教师,为培养姚剧艺术接班人作出了宝贵贡献,1984年8月后,因工作调动离团,但仍关心着姚剧事业的发展。她曾先后担任姚剧团副团长、党支部副书记,1959年被评为宁波专区先进工作者,1960年获当时的余姚县“三八红旗手”称号。此外,还有青年姚剧演员王育红也较为引人注目,她代表中青年姚剧演员发言,现为国家二级演员。1980年考入宁波地区戏剧练班,学习表演。1984年到余姚姚剧团任演员。从事姚剧事业20多年,曾主演《强盗与尼姑》、《沙场泪》、《野杨梅》、《传孙楼》、《龙铁头出山》、《鸡公山风情》等主要创作剧目,在浙江省历届戏剧节中荣获优秀小百花奖、演员一等奖、二等奖,数次荣获宁波市戏剧节优秀演员奖及“98十大戏曲明星”称号,现为浙江省、余姚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在纪念大会现场出现的还有柯东琴、徐大生等姚剧演员。 12月28日下午,各地戏剧专家汇聚余姚,举行了新编历史剧《王阳明》剧本论证会。专家们认为,一个小小的地方剧种,竟然出了多部在全国获奖的大戏,而且还培养了一批姚剧表演艺术家,这应该是对处于低迷和式微的我国地方戏曲一个很好的借鉴。新编历史剧《王阳明》的出现,又表明了姚剧的艺术空间仍然很广。所以我们有必要相信,姚剧的明天就像那河姆渡头的河水源源不断、永不枯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