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林海
她回来了,还是以运动员的身份。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她又一次站在奥运会的剑道上,手中依然持有那支长剑。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是以个人名义,代表加拿大参加北京奥运会。她就是女子花剑名将——栾菊杰。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在家里读过一本报告文学的集子,其中讲到一个中国女剑客的故事,相当感人。最感动的细节就是,对手的剑在比赛中意外断了,一截断剑刺穿了她持剑的左臂,而她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比赛,一直闯进了决赛。这是成立国际剑联以来,第一个取得决赛权的亚洲选手。
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她成了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栾菊杰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欧洲选手在击剑项目上88年的垄断,而且她所获得的这枚金牌也是中国击剑界迄今为止夺得的惟一一枚奥运金牌——栾菊杰有着无愧“东方第一剑”的荣耀。
退役后,栾菊杰结婚生子,定居加拿大。她在当地一家击剑俱乐部做教练,此后18年,直至今天,这个职位没有变过。她的学生多次夺得加拿大击剑冠军。在这期间,埃德蒙顿俱乐部从5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已是北美洲最大的击剑俱乐部之一。现在,每年在埃德蒙顿,都会举行“栾菊杰杯击剑公开赛”,是规模和影响力仅次于加拿大全国锦标赛的一项重大赛事。今年上半年,栾菊杰获得了三项大奖:被加拿大最大的妇女时尚杂志选为“加拿大80名最值得关注的妇女”;入选“埃德蒙顿城市名人”;获得“阿尔伯塔省杰出妇女成就奖”。这对一个定居加拿大的中国人人来说,是一份特殊的荣誉——因为她为当地的社区体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代表了加拿大主流社会对一个中国移民的承认。
2001年,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来,丈夫怂恿她复出,在自己的祖国参加奥运会,连她自己都认为不可能。直到去年1月,在“北美杯”击剑比赛中,从分组赛打起的栾菊杰,成为惟一进入16强的加拿大选手,她也开始了为进军北京奥运的积分之路。面对美洲仅有的2个北京奥运会参赛名额,栾菊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加拿大政府对参加奥运积分赛的选手无任何经费补贴,已经49岁的她除了要在赛场上和比自己年轻20多岁的选手竞争之外,还不得不自己支付参赛的全部差旅费。在经过10个月14站比赛的艰苦奋战之后,栾菊杰拿到了美洲的女子花剑最后一张奥运会入场券。
前不久,栾菊杰夫妇参加了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节目,当年撰写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的作家理由先生表示:“只要栾菊杰能站在北京奥运会的剑道上,那将又是一个传奇。”
是的,这的确是一个新的剑坛传奇。昨天,在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举行的女子花剑个人比赛中,栾菊杰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虽然在稍后的1/16决赛中不敌匈牙利选手穆罕默德·艾达,无缘16强,但栾菊杰在面对中外媒体时说:“能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上亮相,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参加奥运会是一个过程,成功、失败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栾菊杰用自己的言行验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真谛——“重在参与”。
编辑: 叶商伦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