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波 唐甜甜:在团结统一中创造时代伟业
陈金波 唐甜甜
党的团结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今年2月,中办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重申,“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是发展转型承压,越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这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布局、推动大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与题中之义。
保持团结统一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经验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单枪匹马往往昙花一现,团结统一常常创造历史。马克思把“团结”总结为第一国际的第一原则。“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正是《国际歌》唱响全球的点睛之笔。从我们党提出“要团结,不要分裂”,到提出“团结一致向前看”。从我们党提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团结”,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标识。正因为团结统一深入红心,党才能战胜张国焘的分裂行径、实现红军长征胜利。正因为团结统一深入党心,党才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就。正因为团结统一深入人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显然,保持团结统一作为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过去实用、现在管用、将来有用。
保持团结统一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义务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团结统一的基础。马克思讲:“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列宁说:“保持党的统一和实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意志的统一是保证无产阶级专政胜利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内的团结一致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和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章》第三条将“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明确为党员义务,就是要推动党内上下推进团结统一“不变通,不掉队、不走偏”,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向前进。
保持团结统一是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任何时候,各民族合则俱荣、分则俱损。这就决定了搞好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方面。历史反复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图谋、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坚决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努力“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旗帜鲜明反对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推动各民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保持团结统一是上下同心内外同行的保证
从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到列宁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百多年来,团结党内同志是党凝心聚力的一面旗帜,团结党外人士是党集思广益的一贯传统。党只有“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搞成“广泛的团结”“坚强的团结”“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团结”。才能不断稳固党自身团结的“圆心”、不断擘画党内外团结的“圆圈”、不断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圆梦”,才能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创出伟业。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实现党内外大团结、国内外大团结、海内外大团结的保证。
保持团结统一是绘就强国强军同心圆的优势
毛泽东同志讲:“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只有“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军地共建、军民共融、军政团结,续写了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新时代篇章。实践证明,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才能把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助推改革强军的巨大力量。
保持团结统一是引领世界走向光明的力量
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理论,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东西南北”思想;从江泽民同志提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思路,到胡锦涛同志提出“全面合作互利共赢”主张,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论断,见证的都是我们党推进国际团结的行动。实践证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分裂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号召“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并在实践中共建“一带一路”、倡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力地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团结合作。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学)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