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方丽: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任方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随着消费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撬动效应逐渐显现,新型消费正成为点燃内需的强劲“新引擎”。新型消费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等特征,涵盖网络购物、直播电商、在线教育、智慧医疗、数字文旅等领域的新兴消费形式。在消费方式上,新型消费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社交化的特征。在消费内容上,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新型消费的主要特征。
宁波具备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基础条件
港口经济优势显著,跨境进口活力足。作为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榜首的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依托数字化改革、绿色智慧港口建设以及多式联运,构建起高效畅通的国际物流网络。通过打造“跨境电商+海铁联运”物流新模式,丰富了跨境电商出口物流通道,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消费生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制造业基础雄厚,智能消费有支撑。凭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集群优势,宁波构建起从芯片研发到终端应用的智能产业链。同时,宁波也在积极推动智能终端应用的发展,如智能汽车、智能家电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这种“硬科技+场景化”的产业模式,不仅强化了智能消费的供给能力,更通过核心技术突破重塑了消费体验的价值边界。
数字转型潜力大,场景创新优势显。宁波数字经济基础扎实,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达8%,位居全国前列。依托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先进的数字基建,宁波构建起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新型消费赋能体系,在智慧医疗、无人零售、在线教育等领域积极探索,场景创新潜力不断凸显,为消费升级注入持续动能。
做强“三大消费方向”,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一是加快数字消费枢纽建设。数字消费枢纽的建设有助于宁波畅通双循环、激活万亿级消费市场。加快打造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创新发展“保税仓+直播”模式,加速“一站两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搭建直播电商产业生态圈,吸引头部直播平台落地,培育并扶持本地直播电商平台。深化与杭州数字经济协同,共建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字贸易+产业带”融合示范。
二是加快智能消费生态培育。面对传统消费占比偏高,智能消费领域发展稍显滞后的现实,注重加快智能消费生态培育。推动“宁波智造”向消费端延伸,鼓励本地企业踊跃布局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健康等智能消费场景,支持传统零售企业向智能消费服务转型,打造“购物+智能化体验”的创新模式。
三是加快绿色消费示范引领。如今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消费新趋势。依托现有的文化场馆、社区中心等载体,开展绿色消费浸润式宣传,通过“碳达峰碳中和主题消费促进活动”“碳积分兑换”等多元形式倡导低碳理念。同时,以“制造+服务”双轮驱动绿色转型,将低碳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打造全国绿色生产与可持续消费协同发展的标杆城市。
完善“三类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一是打造文旅融合标杆场景。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海洋经济大市,在文化、旅游、海洋等元素相互融合,打造文旅场景方面前景广阔。加强顶层设计,围绕消费需求和消费趋势,去推动各类资源的重组、整合,打造更多综合性、创新性的消费空间和场景,尤其是可以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文化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深入感受宁波的海洋文化和历史底蕴。
二是构建城乡协同消费场景。城乡协同消费场景的建设是突破县域经济瓶颈、实现全域共富的重要抓手。依托慈溪小家电、宁海文具等特色优势产业带,打造“一县一品”消费品牌集群。同步完善农村冷链物流体系,贯通象山海鲜、奉化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终端的供应链通道。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创新城乡联动模式,推动城市商业资源下沉乡村、乡村优质产品直供城市,构建“城市即时消费+乡村场景体验+双向价值循环”的新型消费格局。
三是优化国际消费场景。宁波拥有“港口+开放+制造”的独特优势,为优化国际消费场景提供了扎实基础。不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重点升级东部新城、三江口等高端商圈,塑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消费地标集群。不断优化国际消费环境、完善多语种服务体系、强化海关监管创新,将宁波打造成为链接长三角、辐射“一带一路”的双循环战略枢纽和国际消费目的地城市。
做优“三大消费生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一是打造制度创新高地。加大对制度的完善改革能够有效激发消费潜能。立足国家新型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平台优势,重点突破跨境支付多币种结算、重要数据识别与分级保护等制度瓶颈,打造制度创新“试验田”。
二是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根本支撑。加快部署5G网络、数据中心、城市大脑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高速泛在、安全可靠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支撑远程办公、直播电商等新消费形态。同步推进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交通枢纽、绿色物流园区等融合型基础设施,强化消费场景的可达性与便利性。
三是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在新型消费赛道上,人才是“第一资源”。设立跨境电商、数字营销人才引进专项,多措并举吸引头部企业核心团队落户。推动职业院校开设直播电商、跨境供应链等定向班,联合知名平台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程—实训—就业”闭环。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