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吴启钱:在反复被骗的背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4/04/11 09:12稿源:宁波日报

  吴启钱

  一般来说,人被骗之后,总是既无奈又痛苦也后悔,因为自己的贪欲、愚痴和傻信,让骗子有机可乘。故而很多人会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免疫反应”,再骗他就难得逞了。

  可是,就是有人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多次陷入骗局,好像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分工,就是专职扮演被骗者。

  2023年下半年,某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号称“投一千赚五万”的诈骗犯罪团伙。警方介绍,受骗中有的是“老被害员”,不仅被所谓的“数字货币”“国家战略”等“看上去很美”的项目当成过“韭菜”,也曾被“投资养老”“医疗健康”“免费旅游”等似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骗进“杀猪盘”。

  前段时间,我接待了一对吵吵嚷嚷的老年夫妻。75岁的丈夫说,他73岁的妻子这几年从“P2P”到投资某地“乡村振兴”,再到“研读”国学投资“某益丰”,“结缘”每个骗局,执迷不悟,两人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妻子却十分冷静地说:“我不是被骗,只是交了几笔学费,钱会加倍回来的。”

  怎么回事?不是说吃一堑长一智吗?怎么变成了“斩一智”呢?不是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怎么反复往同一个坑里跳?难道真的是他们智商不够,或者是运气太差吗?

  事实上,答案远比这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复被骗的人并非缺乏智慧或运气,而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某种“被骗需求”。英国作家毛姆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反复被别人骗?因为他们的需求,只有骗子才能满足,正常人满足不了。”

  比如,现代社会的高度竞争和快节奏生活,使得许多人渴望迅速成功和积累财富。这种渴望,往往促使他们寻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捷径,如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彩票中奖等。而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通过虚假的承诺和诱人的“回报”,诱使他们一步步走向陷阱。

  再如,一些孤独或感情受挫的人,很容易受到网络骗子的情感诱骗。骗子通过虚假的关心和爱意,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需要,从而陷入情感的泥潭。

  此外,还有一些人因为自卑、虚荣等心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骗子往往利用这种心理,通过虚假的赞美和吹捧,让他们陷入虚荣的陷阱。

  可悲的是,有这种“被骗需求”的人,常因自己内心深处那些难以名状的需求太过强烈,在潜意识中就会产生一种对真相的抗拒能力,主动屏蔽与隔离一切与骗子说的不一样的真相。而骗子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一方面编织美好的谎言和承诺,让这些人陷入了需求被满足的虚幻梦境中,另一方面又时不时给他们“注射”载有某些真相片段信息的“疫苗”,激活其“免疫系统”,自动对可能暴露出来的真相形成“免疫保护”,终至于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在前文介绍的那个“投一千赚五万”骗局中,很多受害人见到民警找上门来,竟然四处躲避。还有受害人质问:“微信群里说了,可能会安排公安局来测试忠诚度,你不是测完了吗?怎么还不走?”当我建议那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妻向警方报案时,一直在吵闹的两夫妻,态度惊人一致:不能报案,不然项目搞不下去,钱就真的回不来了。

  奥地利学者弗朗茨·M·乌克提茨在《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一书中转引瓦特松的话:坏蛋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我们只要把这句话中的“坏蛋”替换为“骗子”,就可以“完美地”解释何以有些人总是被骗。因为骗子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它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

  实际上,不替换也适用,因为骗子就是坏蛋。

  要想避免被骗,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的需求。成功、财富和情感这些东西,并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和怜悯就能得到的。它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除了认清自己的需求外,还要保持警惕。说穿了,骗子身上那种“引人遐想的力量”,就是画饼,就是花言巧语,就是天花乱坠,就是无中生有……因而,其在细节上一定是有瑕疵的,至少在逻辑上是有漏洞的。只要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骗。

  总之,反复被骗并非简单的智商或运气问题,而是深层次的“被骗需求”所驱动。只有深入了解这些需求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以应对,才能破除“怎么老是你被骗”的魔咒。

编辑: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