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滨正:今天你“装”了吗
楼滨正
近日,从报上读到一则颇为深刻的时评,题为《梁晓声为啥“不想装深刻了”》。文章从知名作家梁晓声的“不想装深刻”引申开来,谈了评论写作的“装深刻”问题,提醒广大评论作者:不要自以为深刻,而是要让受众公认深刻;不要装深刻,而是要真深刻。读罢,多有共鸣,故“狗尾续貂”,聊一聊“装”的话题。
“装”,在汉语词典里有多重释义,如“包裹、行囊”“穿着的衣服”“修饰、打扮”“纳入、贮藏”“安装、包装”和“假扮、假意做作”等。从语境上看,梁晓声不想装的“装”,应该是指后者。也就是说,可理解为当事者违背真实想法、本来面目,刻意包装、粉饰出一种新的状态和表象,以达到影响受众之目的。
“装深刻”现象,并非今之“特产”,古已有之。元代盛如梓所撰《庶斋老学丛谈》,对彼时一些文人墨客身上的通病,有过尖锐批判——“今人作诗,多爱装造言语”。以装造言语的办法作诗,联系当下来注解,就是刻意模仿、矫揉造作,就是无病呻吟、假装深刻。
鲁迅先生发表在1933年12月15日《申报月刊》上的《作文秘诀》一文,也谈过类似话题。他指出,“作文好像偏偏并无秘诀,一些骗人的文人所谓的作文秘诀,不过是‘修辞’上的‘一要朦胧,二要难懂’,以‘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掩饰其内容之‘丑’”。进而强调,“如果要和文骗们‘反一调’,就得用‘白描’。但‘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说要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一要朦胧,二要难懂”,鲁迅先生的点评,可谓入木三分。这种故弄高深的现象,在今天的某些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有人将之概括为,“××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这虽是调侃、戏谑之言,其中亦不乏夸张成分,却与鲁迅先生的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看如今有些登上大雅之堂的文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引经据典、排比对仗,“语不惊人誓不休”,读来却让人如入云山雾海,不知所言何义,不知所往何处。还有的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大段大段地摘抄文件和各种语录,犹如秃子头上的帽子,不戴不行。
“装深刻”毕竟不是“真深刻”,它不过是自以为是、人为制造的一种假象罢了。所谓“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指望用故弄玄虚、虚张声势来“征服”受众,这是办不到的。这无论是对作者而言,还是对编者而言,都是一种警示。自媒体时代,公众有了更多的阅读平台和阅读选择,既然你不能“以诚相待”,又如何要求读者“不离不弃”?
杜甫有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文学创作是关乎年代久远的事情,但其创作中的成败甘苦,唯有自己心里晓得。在人心浮躁、追求快节奏和“即时效应”的当下,要搞出一些影响久远,能够“压箱底”的作品,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像新闻时评这样的体裁,需要“应时而就,合时而作”,“该出手时快出手”,想要真深刻,难上加难,非得有相当的功力作支撑不可,这需要历练,更需要积累。
回头再看梁晓声的“不想装深刻了”,无疑是一种难得的自我觉醒,也应成为广泛共识和更多人的行为自觉。一个写作者要想用好作品打动人,获得读者、社会的认可,不妨从“不装”开始。改变现状,有一味“灵丹妙药”恐怕是不可或缺的,即鲁迅先生的十二字箴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