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钱:消费与人性
吴启钱
前段时间,问一个朋友最近都去哪些地方吃喝玩乐,朋友说,哪儿都没去,哪儿都不想去,能省就省。我很惊讶,他却说,我不是说省钱,而是省事省力省心,去哪儿都无比麻烦,玩什么都既花钱更费事,最佳选择就是省。
另一个刚从宁夏旅游回来的朋友抱怨说,五天行程排了五次队做了五次核酸,被迫关注了四五个检测机构的公众号,极不情愿地填写了五六次个人信息。重复低效,烦不胜烦,玩得很不爽。在生活彻底回归正常之前,再也不想把时间与精力拿出去被如此折腾了。
主观上省事省心,客观上省了钱,结果是抑制了消费。
消费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经济学家对消费和如何促进消费的研究成果,已经汗牛充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政府刺激政策的着力点,也主要放在提振消费上。但是,一些看上去很好的政策,却不太见效,或者说见效较慢。
消费作为一个术语,是现代经济学中的概念,但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它有很长的历史。正是这种消费行为,人类开始逐渐从动物性的生存,向富有人性的生活迈进,人类社会也进入了文明社会。生存与生活,一字之差,本质却不同。
生存仅仅是生命的存续,即维持生命的长度。为了生存,人会不厌其烦,不畏艰难,无惧痛苦,遑论尊严,因为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这是人性的底色,也是一种别无选择的无奈。不过,一旦生存有靠,生命无虞,或者说生理上的需求获得保证,人又会表现出人性的另一面——
人总不满足,不仅要维持生命的长度,还要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富生命的厚度。这除了要获取物质之外,还需要获取非物质产品,以改善生存条件,获得精神愉悦,维护人的尊严,于是,消费进入了生活。
人在消费过程中,又总是力求省力省事省心,讨厌束缚,排斥繁琐,拒绝多事,更不喜欢节外生枝。虽然人们在很多消费项目上,越来越愿意花钱,甚至愿意耗时费劲以享受其过程,而一旦在消费中得不到开心和快乐,消费也就不再是必须,“还是省省吧”,就会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这其实就是消费与人性之间的纠缠。因此,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始终来自人性。这是鼓励与提升消费的逻辑起点。所以,鼓励和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如果能够尊重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满足省心省事省力的人性要求,就能即时产生有效消费。而如果不创造一个可以让人省心省力省事的消费环境,人就会从本性出发,能省则省,除去生存之必需,不在生活中多花一分钱。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疫情防控“九不准”,出台新版疫情防控方案,就是在“人性端”发力,在“消费端”结果。据悉,单是“行程卡摘星”这一举措,就已经让一些地区出现了火车票、飞机票一票难求这种“好久不见”的盛况。
这说明,有符合人性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就不难实现,因为人性无法作假。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