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吴启钱:人的“物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6/23 08:00稿源:宁波日报

  吴启钱

  在我们的观念里,万物皆下品,只有人最高,人和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比如,我们通常称食品、药品、衣服等为食物、药物、衣服,就合情合理,因为这些本身都是物品,供人所用。即便有生命的猪狗马牛,我们也称之为牲畜,以示与人类的区别,以让人类高高在上。因为人类相信,人是万事万物的中心。

  莎士比亚曾用诗句讴歌人类:“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人”,仍会被称为“物”,即“人物”呢?且能被称为人物的都不是一般的人?

  比如,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写道:“其人(指康有为)未出现以前与既出现以后,而社会之面目为之一变,若是者庶可谓之人物也已。”也就是说,只有才能杰出或声望卓著、有地位的人,或者只有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物”。

  把人当物,这里面是有“文章”的。

  人本来就是物。天生万物,也包括人。在生物学家眼里,人是一种有机物,叫碳基化合物,与其他物品一样,都由原子构成。人的生老病死,与物的生生灭灭,遵循的都是一样的物理规律。与人生命短暂、有限和脆弱相比,自然界之物则几乎呈现出无限、长久和坚硬的特点,很多古树名木,动辄百年,不乏千年。这既让人惊叹,也给人启发。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把人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天地人”,虽然有“拔高”人的用意,实际上也还是肯定了人的物质性。

  人的“物化”,使得无论是英雄、领袖,还是平民,都是一样的具有血肉之躯,会有七情六欲,都食人间烟火。也就是说,大人是物,小人也是物,真的体现了物质第一性的原理,这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物质基础。除了尊敬或者说崇敬,用不着神化、圣化任何人。因为无论他如何伟大、怎么神圣,终究脱不了人的物性。

  让人具有物性,有血有肉,人才真实。人的“物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给那些与众不同的,有一定的名声,甚至有名望的人,贴上“人物”的标签,赋其优秀品质以“物”而固化下来。形塑一个人成为“人物”,一方面自己对自己有“人物”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也能够以对待人物的态度进行监督,不至于蜕化变质。

  不过,人终究是人,不是普通的物。人类有情感,会想象,能创造,而且人类天生“不安分”,热爱自由。所以,人物的“重心”,或者说根本属性,必定在于人。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说:“人是一部机器,消耗的是食物,创造的是思想。”诗人雪莱说:“人有一颗产生感情的心,一个能思维的脑,一条能说话的舌。”即便是卡夫卡小说《变形记》里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萨姆沙,也还是表现出人的意识、情感和思想,而不仅仅是“虫性”。

  如果仅仅把人当物,而不把人当人,则人一定会异化为物,与机器一样沦为工具和手段,就会造成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的恶果。这就在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关于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思想。所以骂人以物,是贬损一个人的一种方式,如榆木脑袋、狼心狗肺、铁石心肠、猪狗不如等。

  人非草木,人不应该困在物里,应展现出作为地球主人的慈悲、宽容与爱,尽可能让人的创造能力与自由精神,惠及每一个个体。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第一就是要好好做人。”尤其是那些“人物”,都要从人与物有机统一的高度,保持自己的谦卑,奉献自己的崇高,成为真正的人物。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