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虞舜客:一张红军布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5/27 12:03稿源:宁波日报

  虞舜客

  最近读了一则关于保密的史料,感慨万千。

  1935年4月16日,红三军团首长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部队,进村时带来一张“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贴在贵州布依寨杨登凤家的板壁上。红军走了白军来,一次次威逼,吓唬,翻箱倒柜,追查这张布告,杨登凤都说“不晓得”。原来,他早已把布告揭下,牛皮纸包着,竹筒里装着,连家里人也不让知道。1952年,布依寨解放了。他把布告交给了区政府。

  联系史料内容,保密就如一张测定人性的试纸,测出的分明就是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鱼水情怀、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以及支撑其保密行为的坚定立场、坚韧意志。

  是啊,保密说起来轻松,做起来沉重。何言沉重?这也是由保密的自身重要价值所引发的。换言之,之所以要保密,是因为有人想知道秘密。于是乎,在保密与寻密之间,有时注定是一场利益博弈战、心理攻防战。

  而在寻密一方的无所不用其极里,对保密方而言,意味着的就是难以承受的重压甚至是危及生命之虞。就如“一张红军布告”中,故事主角杨登凤,面对一次次追查,一次次扬言“要灭他全家”的威逼、吓唬,他都说“不晓得”。甚至为防万一,他竟“连家里人也不让知道”,自己还躲进了深山。其无所畏惧、舍身护佑“布告”的高尚品格,从中可见一斑。

  注意保密,对有的人来说,或许并不存在什么恐吓和杀戮的危险,但另一种意义上的威逼利诱、蛊惑入彀,也总是于无形之中在保密者面前晃悠,乘虚而入予以降服和掠杀。

  或许有些人看来,即便杨登凤在屡次敲诈勒索、威逼恫吓面前把布告交出去了,红军方面或许也会予以谅解。

  难怪,有人说他们傻。其实,他们并不傻,他们心里亮堂得很。他们知道自己之所以要三缄其口,不只因为自己曾经立过誓,更是因为这牵涉到保护民族遗产、捍卫民族大义的问题——假如因自己走漏风声,造成的后果,便与做汉奸、卖国贼无异。

  读“一张红军布告”,我突然想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对此有了新的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如果说,在事关性命和金钱面前,谁也不想装谁也装不出来的话,那么,在上述不为保全性命做降者、不为金钱物欲做奴隶的保密者身上,那种凛然正气,那般铮铮铁骨,不就是对这美德的完美诠释和生动弘扬。保密如此,干其他事业也概莫能外。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