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钱:掬一把同情的眼泪
吴启钱
疫情持续两年多,社会心理在很多方面悄悄变化着、向常态回归着。
比如,疫情初起时,确诊患者流调轨迹公布后,公众似乎对患者隐私更感兴趣,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冷嘲热讽,甚至有人指责谴责。现在,面对流调轨迹展示出来的普通人生活真实状态,公众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
今年1月1日,某地一例确诊病例流调轨迹公布。31岁的患者,14天里,有10天早7点出门去上班,晚上9点下班,唯一休息的一天,是去看肝病。
当一个普通人的艰辛生活,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网友们说得最多的话是“不容易”,表达得最多的,是心疼。
网友说,被这流调轨迹看哭了,感觉他好孤独啊,就一个人独来独往。
网友说,这个大男孩,每天上下班,偶尔去买点需要的东西。没有到处玩,自己身体又不好,值得同情。
网友说,流调轨迹里,大多数普通人是这样的生活轨迹,挺不容易,让人心疼,值得同情,除了为他们流泪,什么都做不了。
笔者认为,相互同情,能为陌生人掬一把同情的眼泪,是这个寒冬里的暖意和善意。
同情,是人类面对他人不幸遭遇,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的心理反应和情感表达,是人类最本能、最朴素、最生动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如果没有对弱者的同情,人类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自相残杀。正如歌德所说,同情是人类最本能的一种自卫方式。
同情是善良的基础。有同情心的人,见到小孩子将掉到井里,就会有怵惕恻隐之心;看到老人家跌倒流血,也会有恻隐之心。只有同情打底,人心才会向善,才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管同情时常隐藏在人心深处,也许很少表现,不被察觉,但那种微妙的心弦震颤,却令是非善恶无所遁形。
浙江永康的那位确诊患者,为自己给工厂和同事带来麻烦而深深自责致歉,工友们都劝慰他这不是他的错,让他不要自责,好好治疗。厂里还特地拉了一个群,工人、管理人员和确诊患者都在群里,大家陪他说话,减轻他的心理压力。
这个事冲上了热搜。同事之间没有降贵纡尊的怜悯,没有居高临下的赏赐,都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是人格平等的同情。激发的善意,宽慰着患者,温暖着工友。
同情能让规则刚性发力,又不失人性温度。现代社会的运行,靠刚性的规则维系。规则靠人去执行,如果机械执行,良法也可能造成“额外”的伤害,而如果在规则的“处方”中添加一味“同情”,良法就会带来善治。
最近某城市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一系列管理乱象,表面上看,是个别防疫人员作风粗暴所致,背后还是相关人员缺乏起码的同情心,没有把百姓放在平等的位置而导致的不作为或乱作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性。谁都应该具有这种德性——尤其是那些曾经渴求同情并且体味到同情的可贵的人。
疫情之下,普通人生活不易。流调轨迹披露的,只是冰山之一角。那些蹲在街角抽闷烟的人,在公园里寂寞地荡着秋千的人,公交车里突然红了眼眶的人,坐在路边长椅上拿着手机沉默的人,独自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人……都是“天涯不易人”。
对他们,我们可能什么忙也帮不上,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同情他们,为他们的不幸,掬一把同情之泪,让不幸之人获得些许慰藉,让这个社会多点温情。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