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日荣:徐茂公是如何变“滑头”的
罗日荣
隋唐题材的电视剧里,徐茂公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徐茂公即李唐开国功臣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因功得到李渊赐姓,改名为李世勣,民间多称呼其为徐茂公。徐茂公从一个“纯臣”变成后来的“滑头”,他的经历很值得品味和重温。
当年,善于打仗的徐茂公心思很单一,忠心不二。武德二年(619年),李密归附大唐,徐茂公认为不全是自己的功劳,便把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全部报告李密,让李密自己献给李渊。李渊听说徐茂公不贪功,龙颜大悦,表彰道:“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纯臣。”武德三年(620年),徐茂公看秦王李世民有雄才大略,于是追随秦王李世民,从此,他和李靖成了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左膀右臂,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
变化发生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徐茂公突然接到李世民的诏书,他被贬到叠州任都督。徐茂公一开始不理解,但想到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教训,于是他飞快地跑到甘肃任职。后来他才知道,李世民是故意降他的职,目的是让李治提拔他,好让他永远忠于李治,巩固大唐江山;另一方面,李世民也想考验徐茂公的忠诚,看看他是不是会心怀不满。
这般反转,让他看到了职场险恶,领教到什么是“伴君如伴虎”,逐渐发现“滑头”一些更适合立足。
李治继位当月,徐茂公就官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同年,册拜为尚书左仆射。在甘肃任职的日子里,徐茂公就韬晦了起来,每天钓鱼、喝酒,好不逍遥。京城里,李治通过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扳倒了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人,但大权却落到了国舅爷长孙无忌等人的手上。长孙无忌打算独揽朝政,可李治也不甘心做傀儡皇帝,舅甥两人斗得不可开交。
徐茂公手握军权,因此双方都在拉拢他。一天夜里,李治带着武则天来到徐家,徐茂公分析了形势,还是决定“站队”对自己有所猜疑的李治。李治问徐茂公:“朕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反对,这如何是好?”徐茂公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又去问外人呢!”有了徐茂公的表态,第二天,李治就把王皇后废了,把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再后来,李治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把舅舅长孙无忌也给杀了。
看到长孙无忌、褚遂良凄惨的下场,徐茂公越发清醒:他终究不过是皇帝的一颗棋子而已,随时都可能被抛弃,于是更加小心翼翼,变得更加圆滑。
有一次,李治对左右大臣说:“隋炀帝拒绝规劝而亡国,我常常以此为戒,虚心寻求规劝,而始终没有人进谏,为什么?”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氛围,徐茂公只能违心说:“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
还有一次,李治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泰山封禅,队伍来到濮阳,李治问窦德玄:“濮阳称为帝丘,为什么?”窦德玄不能回答。许敬宗从后边跃马向前献媚:“从前帝喾住在这里,所以称为帝丘。”许敬宗退下后对人说:“大臣不能没有学问,我见窦德玄回答不上来,心里实在为他感到羞愧。”窦德玄听后,两人打起口水战。看到大臣们面和心不和,徐茂公从中和稀泥:“许敬宗见闻广,诚然很好,窦德玄的话也不错。”两边都不得罪,平息了这次争论。
晚年的徐茂公病入膏肓,李治和太子等人派太医来医治,但徐茂公让家人把送来的药喂进去又吐掉。他表示年近八十,生死系天,不想依靠药物勉强存活,其实是希望自己彻底从皇帝眼中消失,保全自己的家族,以免落得和长孙无忌以及其他功臣那样家族衰败的下场。
纵观徐茂公的一生,前期一心打仗,是个“纯臣”;中期步入官场,为立足而精于算计;后期又担心功高震主,尽可能表现忠心,又尽可能地销声匿迹,喝了皇帝送的药又不得不吐出去,令人唏嘘。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