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从卓 方丹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先行优势,广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疫情防控效能,取得了积极成效。后疫情时代,建议宁波以信息技术赋能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一、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
一是积极利用智能手段,提升防疫监管智能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系统“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开展全市疫情网格化大排查,紧急开展了不留死角大排查,为全市快速筛查、精准定位防控重点目标提供数据支持、平台支撑。积极应用智能终端设备,推进疫情相关人员监管智慧化,宁波二院搭建了全市首个“5G热力成像体温检测”系统,实现规模化人群快速精准体温筛查。鄞州、慈溪、江北等多地利用无人机对人群聚集等现象进行巡查监管;鄞州、慈溪等地应用视频监控设备,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与预警;海曙区在隔离点使用机器人送餐,降低感染风险。
二是借助智慧应用系统,提升防控期间服务体验。积极利用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移动微法院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市民足不出户享受便捷智慧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家即可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等方式办理政务服务,市疫情防控惠企政策“一网通”平台,纳入了全市327项疫情防控惠企政策,网上办理率超过80%。通过宁波云医院,在家即可享受呼吸道疾病、发热门诊、网上慢性病管理、药品配送入户等服务。紧急开发了“宁波市新冠肺炎可疑线索自报系统”,市民只需线上填报相关疫情情况与求助信息,即可一键获取卫健部门、街道(社区)及警方的帮助。
三是积极深化数据分析,紧密掌控疫情态势发展。利用大数据,开发全域一码通(健康码),推动防控手段从封闭式管理到智能化管控转变。利用确诊病例数据绘制疫情地图,方便市民准确掌握全市疫情动态。充分利用移动位置大数据,开发了核查二维码,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显示近期用户所到城市,便于设卡检查、上岗核查等核实工作,有效提升了核实效率。
四是积极推进智能生产,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积极提升物资供应、扩大生产能力,确保生产生活物资有保障。其中,市内商超零售企业创新采用“智能运营+新零售”模式,为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买菜”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一是加快信息“新基建”建设,提升治理支撑能力。以疫情后稳投资、促增长的总体要求,加快5G网络建设,增强支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网络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城市大脑)建设。推进车联网、船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网络建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开放平台。拓展北斗卫星网络设施,搭建卫星通信网络和卫星运营平台。
二是构建智能化疾控体系,提升防控治疗能力。深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疾控平台,构建疾病动态感染模型、回归模型等大数据模型,提升疾病感染传播的感知、预警、研判能力。积极推广“宁波云医院”等“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为居民提供网上问诊、远程诊疗、慢性病管理、配药配送等功能;利用5G等信息技术,推广远程手术、远程问诊等新模式。
三是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民生服务能力。深化信息技术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集成创新应用,推进全市一体化的政务“统一受理”平台、网上网下一体化行政审批系统、移动审批办理系统等建设,积极探索“不见面”审批模式,实现“一次也不跑”,改善营商环境。推进教育、就业、社保、住房、交通等领域信息化技术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交通”等应用体系建设,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服务。
四是加强公检法智能协同,提升社会共治能力。依托“雪亮工程”、视联网等基础建设,健全联测联防联处机制,提高智能感知、精准处置能力。全面汇聚社情、警情、案情、舆情等数据,研发智能决策评估模型,构建执法司法服务高效联动协同平台,推动公检法机关衔接更顺畅、监督更规范、工作更高效。加强基层党建、审批、执法、司法等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良好格局。
五是加快信息化应用创新,探索新型治理模式。根据疫情后城市管理服务的精准化需要,支持发展社区电商、在线教育、智慧物流、无人驾驶、远程办公、服务机器人、数字工厂等新模式,探索形成城市治理新模式,推进人工智能等相关新业态发展。
【作者单位: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市工业和智能经济研究院)】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