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书架

“激发”内生动力:一靠自信二靠互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0/01/16 10:35稿源:宁波日报

  

    《因它而美——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流程和案例》

  丛志强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9年12月

    张登贵            

  这部书的全称有点长,《因它而美——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理论、流程和案例》,如果加上引题“一条艺术振兴乡村的高效之路”,整个标题有三十多字。标题长也有好处,读完它,这部书究竟讲什么,大体上明白了。

  书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就是这位年轻的大学教师,去年4月,带着3名研究生,应邀来到宁海县葛家村。他们千里迢迢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本来只是想做一个课题——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可是,出师不利。开始,村民们的情绪是抵触的。他们怀疑,大学老师来农村,是不是来骗钱的?老师们最擅长的是讲课,一个有600多户人家的村庄,当时到课的只有26人!

  困境迫使他们转换方向。他们明白了,村民们喜欢来实的,不喜欢玩虚的。于是,他们把讲给村民听,改为做给村民看,进而和村民一起做,最终形成村民主动参与,而且做得兴高采烈,乐此不疲。

  这个可喜的转变,使丛教授团队乐不可支,使周围村民纷至沓来,使县里干部喜笑颜开,使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因它而美》记录的,就是这个意义重大的实践过程。

  内生式发展理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9年,日本一学者首次提出“内生的发展”观点,认为区域的发展,应该结合本地区条件,重视对生态环境、地域文化和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到1975年,瑞典财团在联合国发表的关于“世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内生式发展”概念。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了《内源发展战略》一书,强调内源性发展是以人为核心,发展的动力源自人,发展的目的为了人。

  在中国,在乡镇振兴和农村工作中,中央多次提出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早在2012年12月底,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就说过:“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又指出:“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扶贫致富的主体。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不然,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了,也不能持久。有的地方不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反而助长了等靠要思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即城市快速发展与农村相对衰落形成巨大反差。为了缩小这个差距,我们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解决了不少地区的贫困问题。但是,由于某些地方重视保姆式的“帮扶”,输血式的“送下乡”,而没有注意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以致有些农村的依赖心理越来越重,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调动,农村的人口在外流,乡村的文化在流失。

  丛老师团队通过在葛家村的实践,摸索出了通过艺术手段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路子。这个路子被具体分成五个步骤实行,包括调查、信任、行动、改变称呼、最后评价等。但贯穿其中的“两信”,特别有新意。

  一是引导视角转换,提振文化自信。在调查村庄资源中,他们把石头、泥土、蔬菜、饭食等,都列入村里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把缝纫、烧菜、竹编、垒石等,都列入村里的技术资源;把老屋、老桥、古井、古树、古院等,都列入村里的景观资源……村民们原以为不起眼、用不上、过时了的东西,都被视作资源加以利用,使村民们对村子的自信、对历史的自信、对自己的自信大为提升。

  二是尊重所有村民,建立相互信任。通过第三方介绍、做村民感兴趣的有用的事等途径,他们获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特别在说与做的过程中,他们坚持了“四个一定要”:一定要所有事情与村民共商、共议、共做;一定要避免居高临下的“设计师设计、村民制作”,或村民被动听从安排这种形式上参与的现象发生;一定要激励每位村民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果;一定要适时引导、扶持村民提高能力,从而更加促进了设计团队与村民的高度互信。

  自信才能自立,互信才能互动,自信+互信才能成功。

  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农民身上蕴藏着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把几亿农民内在的动力激发出来,中国的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只有中国农村现代化了,中国才能现代化。所以,丛老师团队所创造的“激发内生动力”的“两信”之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