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俊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从源头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就处处彰显了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反映了中国先民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不怕困难、勤劳勇敢、自我牺牲的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中和”,尤为关注现实人的幸福与快乐,可以说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只有“中”而不偏,才能“和”而不弃。“中”能使人平心静气,始终不为外物所动摇、所引诱。由“中”才能实现“正”,所谓“正人心”实际上就是“人心正”。
不仅儒家讲“中和”,道家也讲“中和”。庄子说:“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只有“中和”,才能守住“一”,才能天人合一,才能万物齐一。
“中和”是圣人之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偏私则各执一端,离道远善。只有承认万物的平等,才能保证万物的齐一;只有承认万物的差别,才能从根本上彰显自由。
中华传统文化还强调“化”,主张“以上化下,以下化上”。“化”本身具有变化、改变、运动、化育、形成、转化、创造等意义。在“化”的过程中,又特别强调内化,主张求诸己。“化”包括动与静、虚与实,动则静、静则动,虚则实、实则虚,无为而无不为。
“中和”与“化”的思想,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罗万象的一面。历史上,越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越具有包容性;越是璀璨的文明,越能够兼收并蓄。文化要传承,文明要互鉴;文化只有传承才能进步,文明只有互鉴才能丰富。其中,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诸侯国、各家各派平等论争,彰显了交汇、交流、交融的真谛。往更大的范围来看,从万里长城到敦煌石窟,从古都长安到丝绸之路,处处可见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精彩景象。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某些国家逆潮流而动,无视一般国际准则,无视文化的多元、文明的多彩,充分暴露出其标榜的所谓公正、平等的虚伪性。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世界,一个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谁逆潮流而动,谁就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