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甬军

陈正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5/16 03:27稿源:宁波日报

  陈正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讲话不仅体现了我们党清醒的历史使命担当、自觉的实践主体意识,向世界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政治信号,即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也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在旗帜、方向与道路问题上具有强大的战略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引领前进方向的旗帜

  自从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之后,这也成为后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了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在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各种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守旧有教条,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别是在20世纪末面对苏东剧变所造成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颓势和不利的国际局势,不仅高擎社会主义旗帜,反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凤凰涅槃般的新生,重获无限生机活力。

  中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不断改革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桎梏,大胆创新实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并步入世界舞台中心,民族复兴希望可期,以巨大的发展成就实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光明大道。在此过程中,我们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及时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又以此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举措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并使三者都深植于中国社会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造出一个个新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接力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阶段,续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不仅是基于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出于各种原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抱有这样那样偏见成见或缺乏信心、怀疑动摇者可以起到必要的厘清辩正和激励导引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我们党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主题和任务的自觉认识和把握。在实践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正确概括和总结,以及对时代大势和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清醒判断和全面把握,是基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内含的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巨大的积极意义,是基于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业已取得的足令自豪的成就而予以的由衷的支持与拥护所带来的信心,最为根本的是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守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充分信心。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无疑将构筑形成党团结带领人民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信念基石与精神动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的充分信心。人类对理想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充满艰辛,也充满矛盾与斗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关系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道路选择,必须着眼于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最有利于国家富强、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福祉。近代中国的历史与当代中国现实的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符合这些根本要求,不仅选得对,也能走得通。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导中国更好发展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充分信心。由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构成的、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这一理论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充满信心。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在一些具体方面有待继续完善,但迄今为止,其已显示出了许多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任何制度所不具备的优点特点,也显示出了与处在同样起点上的发展中国家选择其他社会制度所不能取得的发展成就的比较优势,同时它还在实践中体现出了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而其所具有的“鲜明的中国特色”无疑也是我们赖以自信的重要理由。

  文化是国家、民族以及政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只有文化才能提供这种共同的理想信念。一种文化精神一旦被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将获得稳定性、长期性的特质。因此,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与持守,意味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将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从而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真正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壤并从中不断汲取生命滋养,当代中国人也能从内心深处真正确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光荣的自豪感。

  汇聚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彰显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本原则的坚守。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是由以往的选择决定的,而未来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幸福无疑是由当下的选择所决定的。过往的实践已经向我们充分昭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坚持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就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也才能擘画全民族的共同愿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才能梦想成真。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当代中国人,在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荣光和希望的同时,更需要在坚定信念基础上将这份自信和豪迈自觉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以涓细之流汇聚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更加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圆的磅礴伟力。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