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记者要有六种角色意识(2)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09月29日 12:49

    四、记者要像农民工一样吃苦耐劳

    最近,网上比较流行一首《都市农民工》的诗,其中有两句这么写:“多少个午夜的加班,使我们分不清白天还是夜晚。”看到这里,我觉得有时候,记者真的如同农民工。出去采访,人家老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只有记者知道,这个行业是一个苦行业,这种苦不仅是表现在体力上的繁忙,更多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焦虑。

    2006年和2007年,我为报道万人助学和图书传递,曾七次前往贵州采访,总计时间有两个月,其间体力上的疲惫让    我至今天难忘。去年7月,我和摄影记者第二次去贵州采访,当我们到达黔西南州普安县时,为了能够采访到最贫困的学生,乘了一个小时汽车,又走了半个小时山路,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有一位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男生因家贫正面临失学。当来到这位大学生家低矮的土房前时,突然有一只受惊的猫冲向我,将我的脚指头咬得鲜血直流。我简单包扎了伤口,等采访结束才赶回普安县城注射狂犬疫苗。卫生防疫站的人告诉我,多亏来打疫苗,在科普知识还不太普及的普安县,人们基本上都知道被狗咬后要打疫苗,却不知被猫咬后同样要打疫苗,近年来已经有好几个被猫咬的人因没打疫苗而死于狂犬病。由于狂犬疫苗一共要打五针,而且必须在低温下保存,我的疫苗也分别在贵州的四个不同的县市和宁波打完,每到一个地方都先挂号买疫苗。按照发稿计划,此次采访我每天要发一篇新闻博客,但每天结束采访吃完饭都到晚上9点多了,一回到宾馆脑子好像已经不会思维了,只好闷头大睡,第二天凌晨3点准时起床写稿,赶在早上7点前将稿子传往报社,有几次,我们所住的宾馆无线信号很弱,到了6点多我和摄影记者还在满大街找网吧传稿,8点钟又要准时出外采访。

    记者的艰辛更多的表现在心理的焦虑上。我至今还记得我写救助罗南英报道中那个无助的夜晚。2005年7月8日晚上,晚报得知新华社将于10日发出关于罗南英的通讯稿后,决定第二天用两个版刊出罗南英的长篇通讯。我接到任务时已经晚上6点了,7000字的稿子还没写呢。我吃完晚饭就开始写,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将稿子写完。我做记者以来,从未写过这么长的稿件,结构一直排不好,写不好稿子的小标题。一直排到凌晨5点,脑子好像已经瘫痪了,只好喝了两杯浓茶,继续想小标题,黎明前的那几个小时,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时间离早上编辑改稿时间一分分地临近,真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还好,5点钟时,灵感救了我,我用罗南英写给儿子信中的经典句子做了小标题。此时,我才发现自己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了。

    如同农民工一样没日没夜的生活,在我过去写重大报道时,基本上都遇到过。我还记得,2004年时,我在写田螺山的系列报道时,一周写的十多个版面,那几天,我连晚上做梦,梦到的都是废墟和遗址。

     虽然,记者工作很苦,但我却深爱着这份工作,我常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阅人无数,和各式各样的人聊天,频繁地看到人间的大喜大悲,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但记者可以。

2004年,陕西彩票作假案中,最先报道刘亮和宝马车案的报纸并不是华商报,但在事情只揭开了冰山一角时,由于外界的压力该报将此事暂时搁置起来了。而华商报派出了一名记者,自带被褥,住到刘亮在农村的家中去了,6天后,刘亮在自家破旧的小院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华商报发出了最详实的报道,就这样,华商报从别的报纸手中抢过了这件轰动全国的新闻,后来者居上,获得了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就告诉我们,记者要吃苦,才能采访到好新闻。

    五、记者要像发明家一样不断创新

    有一次,我到市场上去逛,看到有一个家纺产品的广告这样写到:永远被抄袭,从未被超越。我将它抄下来,勉励自己在新闻写作中不断创新。在救助罗南英报道中,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我大胆采用信件,有罗南英写给儿子尚未发表的,有罗南英写给宁波市民的感谢信,有宁波市民写给罗南英的慰问信,共计13封信。由于信触动了读者心灵最敏感的部分,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还引用网友,特别是外地网友对此事件的评价,来体现宁波是一个爱心城市。注重“以力借力”,将更高级别媒体的报道、领导和学者对事件的评价,不断展现给读者。在这组报道中,我还在领导的支持下,不断升华报道主题,先后将报道主题从“母爱传奇”升华到“宁波是一座爱心城市”再到当年度党中央的重心工作“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

     创新不仅在于写作方法上的创新,更在于自己人生道路的不断创新。

   “华丽转身”这个词语,这两年经常见诸报报道。我一直非常喜欢这个词语,觉得它简单的4个字后背后,有着一个的苦闷、彷徨和不断创新及超越自我的历程。

    我是2000年从绍兴晚报来到宁波晚报工作的,主要从事鄞州区的小记者发展工作,2003年时,我使鄞州区的小记者人数达到了4000多名,占到晚报小记者数的五分之一,应该说做小记者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了。就在这时,晚报进行改革,小记者工作人员大部分要回到采编岗位,当时已经29岁的我来到了刚刚成立不久的热线新闻,和一群20出头的记者一起做热线新闻,这也算是我人生的重大变动。还好,在绍兴晚报4年跑线记者的经历,使我在第一个月就进入了记者状态。由于没有线,新闻线索不多,为了完成写稿任务,2003年和2004年,我迷恋上了写考古类的稿子,两年中写了七、八十篇考古的稿子,其中最有影响的算获得省好新闻二等奖的田螺山报道,我第一个报道了田螺山被发掘的消息。当时,有同事戏称我为“杨考古”。

    2004年年初,我意识到,考古报道虽能完成不少定额,但它不该是一个社会新闻记者的主业,社会新闻记者应该将视野集中在对社会事件的报道中去。于是,我有了2005年的救助罗南英报道和2006年的万人助学的报道。两个报道都获得了浙江省好新闻奖一等奖。一时间,很多人遇到了困难的人都找到我,有的人甚至从很远的地方来,他们希望通过我的报道能替他们患重病的亲人筹够医药费。我有意无意地成了“捐款记者”。我就如同赵薇当年演完小燕子一样被模式化成疯疯颠颠的少女一样了,我被定型为只会写感人故事的记者了。我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之中,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记者,只会写感人的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翻译家”,将深奥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用自己的笔翻译成读者看得懂、喜欢看的报道。我希望自己能够转型。

    两年前,我进入了晚报刚刚成立的新闻策划部,我在继续写背着同学上学的江北少年陈吉、图书传递、等感人故事的同事,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了时政报道中,同时探索时政报道社会化表述方法,使时政报道可读。于是,便有了在宁波媒体中率先大规模报道慈溪和谐促进会,有了对外来务工人员陈玄光的关注。这两组作品都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阅评小组的好评与肯定。慈溪和谐促进会报道还得到了省记协领导的好评。虽然,今天我所做的一些时政报道还很不成熟,但我还是很欣慰,我毕竟开始从一个写“感人故事”的记者开始转型向“关注社会体制”的记者。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我将报道重点又转向了经济领域。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部分企业主选择了拿着企业剩下的资金失踪。据宁波市劳动部门统计,从2008年1月至11月,全宁波“玩失踪”的企业主有数百人,这些企业主将未拿到工资或补偿的职工推向社会,各乡(镇)政府门口时有成群讨薪者,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在这种大背景下,2008年11月,我和同事深入宁海采访,合作写出了《“豹王”关闭前斥资1500余万元安置职工》一文,作品通过对正面典型“豹王”的报道,引导更多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履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宁海县劳动局、总工会等单位,发起了学习“豹王”有社会责任感的活动。还有企业看到报道后慕名欲收购“豹王”,希望能让“豹王”职工重返岗位。

    2008年5月,金融危机袭来,企业订单减少,一些农民工不得不返乡,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热点社会问题,我在采访中得知,宁波市对口支援三峡办创新了异地培训致富带头人这种东西部对口支援模式,并通过培训的500名致富带头人带动了数万名三峡移民创业,一些返乡农民工很快在致富带头的人帮助下,在家乡开始创业。于是,我写出了《宁波8年免费培训500余三峡移民打通千里之外数万农民致富之路》一文。报道发出后,重庆日报也报道了此事,许多东部城市都来学习宁波的这种模式,如今,已经有很多城市采用了这种培养新农民的对口支援模式。

    我常对朋友们开玩笑说,我一直在像做电视连续剧一样做新闻,在宁波晚报做了四年新闻,其实就是简单的十多个字:田螺山、罗南英、万人助学和慈溪和谐促进会,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将自己笔下的新闻做成在宁波市民和同仁脑海里留下一点记忆的文章。我希望过去的一切都成为我陈封的记忆,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中有不断的“华丽转身”,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做新闻,不要有别人以前没有做我们就不能做的思想。都市快报是全国很有名的媒体,记得在其中一期的头版发出了一对鸳鸯谈恋爱的新闻。北京的法制晚报,让记者关注所有的国学大师,所以季羡林等几位国学大师去世,都是他们先报道出来的。

    六、记者要像外交家一样善于沟通

    对于罗南英报道和万人助学报道发生的一些幕后的事,一直深深地埋在我的心中,今天既然是研讨,而且这些都已经是往事了,我觉得应该和同仁们说一说,哪怕给大家以后在做跨度很长的大型报道中的一点点的帮助也行。

    在给罗南英捐款60万后,住在第一医院的一些来自宁波各地的白血病人对罗南英充满了仇恨。有一天深夜,我收到了罗南英的一条短信:“杨记者,外面有一位老太太在叫着说:为什么没人给我捐款呢,就是因为我老了,无法生出一个三岁小孩子了,她罗南英不就靠这个三岁的小孩挣捐款吗?第二天一大早,我立即赶往医院,许多病人都围了上来。我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有困难,觉得你的故事也可以感动人,我也可以来采访,大家的情绪才慢慢平息下来。在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到自己好像不是记者,而成了一位公关人士。

    2004年6月1日中午,宁波晚报新闻热线接到余姚市三七市镇读者打来的报料电话,考古专家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田螺山发掘出了许多与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同时代的文物。难道又是一个河姆渡文化遗址?我意识到此新闻的重大价值,顾不上吃中饭,便和摄影记者一起赶到田螺山。当他们赶到考古专家的办公室时,对方以工作忙为由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就赶到考古现场,向挖掘工人提出了“当你们挖到什么东西时,考古专家异常兴奋?”的问题,从侧面了解到考古成果。当她再次返回,向考古专家求证时,专家最终被她的执着所打动,接受了采访。6月2日,《宁波晚报》在头版头条以“田螺山,另一个河姆渡?!”为题报道了和河姆渡遗址同龄的田螺山遗址被发掘的新闻,从而成为全国媒体中第一家报道田螺山遗址发掘情况的媒体。之后,我又做了一系列文章。在5天时间内,《宁波晚报》共用了9个版面报道田螺山的相关新闻。她采写的《田螺山,另一个河姆渡?!》获得了2004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晚报新闻奖二等奖和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记者只有有能力沟通,才能沟通成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奖评委刘建民(《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祭日临近——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一文的点评者)曾说:跑线记者要有和联系单位决策者对话的能力,才能写出好作品。

    结尾

    今天,我主要讲了记者具有这六种角色意识,只是记者要具备的众多素质中的一部分。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在2008年11月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经验交流研讨班”说:记者要完成两个飞跃,要有将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能力,这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要求;记者要有将理性还原到平实原始状态的能力,这是对一个大记者最基本的要求。他还说:我们的记者提问“你怎么做”太多,“这什么这么干?”太少。这就要求记者要有社会学家的钻研精神。

    记者应该既是记录者,又是启蒙者,即用新闻的方式进行思想启蒙,让人们在读完新闻后,有所思考,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和所报道事件相关机构的决策者看了报道之后有所感悟,使被报道的事情得到推广,或因为报道而使决策者制定一种新的制度,惠及更多的人。所以,我们在报道中,应该用新闻事件对政府、部门有所启迪,使其推广某种经验或形成某种制度。而这样的作品,也往往是会受到专家学者好评的作品。这就要求记者如同哲学家一样,在作品中让人感悟到一些道理,更加明白。

    赵亚辉在兰州大学演讲时说,要给自己一个有质量的生命。赵亚辉去过北极、登过朱峰,从走西北角时。这就要求记者有诗人一般的情怀。

    选择了这一行业,就选择了亿万双眼睛的注视,它就注定不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热点 工资 就业 被褥 策划 
 
稿源:   编辑: 谭俊
Copyright(@) 2001-2009 NBJX.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