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从明年开始,宁波将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原来的高中会考制度从此结束。从今秋开始全面深化普高课程改革,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具有普通高中学校自身特色、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学习的课程体系。
三年内推出100门市级选修精品课程
从今年9月开始,浙江在全省推行高中新课改,核心内容是“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记者了解到,新学期开始一个多月后,宁波各高中学校就掀起了开设选修课的热潮,很多学校开设了几十门选修课,有的学校甚至一口气拿出100多门选修课“菜单”,让学生挑花了眼。
不过,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校长向记者坦言:即使是省一级重点中学,“真要开出优质的、多样化的选修课,仍然感到压力很大,而对一些农村学校来说,更是捉襟见肘了。”
记者看到,宁波推进课改的《意见》,针对学校开设选修课的压力,专门出台了多个破解难题的对策。《意见》提出,要推进职高、大学与普高一起参与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等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引导和鼓励社区、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学校开发适合普高学生的选修课。
为此,市教育局提出了量化指标:“要力争三年的努力,建设20个左右的市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学校,形成30个左右的市级课改学科基地,创建40个左右有影响力的市级普通高中特色创新项目,推出100门市级选修精品课程。”
此外,市教育局还将搭建平台,探索走班、走校和走教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统筹教育资源,组建市选修课程讲师团,定期发布课程菜单,供学生选课走班,教师走校讲学。
推进学制改革,初中或可只需读两年
为配合普高新课改,市教育局还将对中考中招制度进行改革。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表示,要通过科学设置考试科目,优化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途径等,“把不同潜质的学生优化配置到最合适其发展的高中学校”。
《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将推进学校特色项目招生工作,对符合学校特色项目招生要求的学生开辟绿色升学渠道。此外,还将允许有条件的高中开展基于初、高中升学直通车的育人模式试点。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我市已经有学校开始初高中衔接的试点工作。今年,宁波外国语学校与效实中学合作办学,试行初高中衔接的创新素养培育实验,试行外语双语六年一贯的特色实验项目;兴宁中学则与宁波中学合作办学,试行初高中衔接的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
“兴中和宁外,这两所学校今年新初一的学生,到初二时学校将根据初一、初二成绩,以及学校组织的综合考试成绩,分别选拔一个班级,免中考直升到高中。”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说。
不过,学制改革学校到底是采取“2+4”(两年时间把初中核心课程学完,四年学习高中课程)学制,还是“2+1+3”(两年学完初中课程,一年学习初高中衔接课程,三年学习高中课程)等其他学制,市教育局并未做硬性规定,而是“由学校根据实际自己定”。
此外,《意见》还规定,要完善优质示范高中保送推荐办法,规范保送测试,各地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比例不低于50%。
明年取消会考,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
这次宁波推进普高新课改的重点进展还有:从明年开始,宁波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修订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明年开始,原来的高中会考就没有了,而是实施普高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可以考多次,再选择考得最好的一次作为最后的成绩。”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说。
实际上,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是浙江省在今秋推进新一轮普高新课改的内容。不过,今年仅有部分学校试点,这是宁波首次明确全市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表。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表示,改革的方向是要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实施省厅提出的“三位一体”学生评价体系。
早在今年,我省已将“三位一体”的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扩展到17所高校。所谓“三位一体”招生,是指普通高校根据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文化分等三项成绩而进行的高考招生。这意味着考生一旦在会考、高考发挥“失常”,未能上相应批次分数线,如果综合素质测试表现好,仍有机会被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