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服务资讯  >  教育
高考之后谨防招生诈骗
稿源:   2012-06-11 08:11:42报料热线:81850000

  高考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也将陆续展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段时期内考生和家长急于查找合适升学途径的心态,以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提供帮助为名实施钱财诈骗。《警周刊》整理几种常见诈骗方式,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1特殊渠道不可取

  去年,江东一考生李某高考发挥不好,最终成绩没上二本线,只能选择读个三本,李某和他的家人都心有不甘。这时,李某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表示他与某某大学的领导关系很“铁”,通过这个“特殊渠道”在“内部指标”上动点手脚就可以帮李某读上二本。结果,求学心切的李某按对方要求到银行取了5000元给他,之后“神秘人”再也联系不上。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不法分子为骗取家长和考生信任,通常都把自己装扮成几类特殊人物,其中以高校招生负责人、工作人员,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内部指标等身份最多,因为这几类人最能取信于心急如焚的家长和考生。

  其实,识破这些人的虚假身份很简单,家长和考生可以试问自己一下,“为什么这种难得的机会会自己找上门来?”只要清楚的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抱有走捷径的侥幸心态,接到类似的诈骗电话时再多考虑一下,被骗就基本上不可能了。

  2小道消息不可信

  考生詹某报考了某重点高校,由于他的高考成绩只超过一本线2分,詹某和家长都有些担忧。有人告诉詹某父亲,他能在各大高校“发榜”前提前知道考生的录取情况,只要给他一笔钱,詹某是否被录取就能比一般人提早7天知道,然后好让詹先生打时间差,及时为儿子入学想办法。

  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不了解高考录取情况查询功能这个软肋,打电话说已经早一步知道了学生的录取情况,进一步诱导考生和家长说他能通过关系帮助考生被录取,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

  考生和家长要明确知道,想得知自己是否被报考的院校录取,一定要通过官司方认可的查询方式鉴别真假。同时,考生可到填报志愿的院校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如果遇上不明白或有疑问的事情,还可以咨询班主任和其他授课老师,千万不要轻信他人的“小道消息”。

  3特长生不是准入证

  考生张某分数很不理想,某同班同学就给他一张传单,上面一串说明称能搞到“特长生资格证书”,然后就可以利用特长生加分政策帮人进理想学校,介绍后面顺带的还有一个联系方式。张某将信将疑,于是特地找上了班主任咨询,一问才知道特长生证书需要一定认证,并不是传单上说的谁都能“搞到”的。

  警方提醒:特长生一般分为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一般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才能获得加分;而艺术特长生要通过学校、县(市)教育部门推荐,省专家组评定发给证书,还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未经公示考生不具备相关加分资格。

  类似以“特长生”名义进行诈骗的类型还有很多,像军校招生、公安类院校招生、国防班招生等,不法分子利用一般家长和考生对这些相对“偏门”院校招生政策的不熟悉,以一些所谓的“招生公文”和假冒录取通知书等物件获取家长和考生信任,从而骗取钱财。

  4招生信息擦亮眼睛

  考生王某以前就读的高中整体教学水平一般,王某和他的一些同学成绩都不是很好,但却有人保证他能上某大学。对方说只需要一笔“活动费”就什么都没问题了,于是高兴的王某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笔钱。但这事被王某父亲发现,追问下才知道王某被骗,否则一旦等到入学,王某才会发现他就读的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

  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普通高考招生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的不同招生类型,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骗说毕业后一样是国家学历,效用一模一样。但考生和家长要知道,这些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毕业后就业时,对不同类型办学的“待遇”很多情况下都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考生身边了解高校办学类型的资料很多,像《招生章程》上就注明了招生学校的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考生只要详细查阅,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

编辑: 李霞君纠错:171964650@qq.com

高考之后谨防招生诈骗

稿源: 2012-06-11 08:11:42

  高考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也将陆续展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段时期内考生和家长急于查找合适升学途径的心态,以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提供帮助为名实施钱财诈骗。《警周刊》整理几种常见诈骗方式,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1特殊渠道不可取

  去年,江东一考生李某高考发挥不好,最终成绩没上二本线,只能选择读个三本,李某和他的家人都心有不甘。这时,李某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表示他与某某大学的领导关系很“铁”,通过这个“特殊渠道”在“内部指标”上动点手脚就可以帮李某读上二本。结果,求学心切的李某按对方要求到银行取了5000元给他,之后“神秘人”再也联系不上。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不法分子为骗取家长和考生信任,通常都把自己装扮成几类特殊人物,其中以高校招生负责人、工作人员,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内部指标等身份最多,因为这几类人最能取信于心急如焚的家长和考生。

  其实,识破这些人的虚假身份很简单,家长和考生可以试问自己一下,“为什么这种难得的机会会自己找上门来?”只要清楚的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抱有走捷径的侥幸心态,接到类似的诈骗电话时再多考虑一下,被骗就基本上不可能了。

  2小道消息不可信

  考生詹某报考了某重点高校,由于他的高考成绩只超过一本线2分,詹某和家长都有些担忧。有人告诉詹某父亲,他能在各大高校“发榜”前提前知道考生的录取情况,只要给他一笔钱,詹某是否被录取就能比一般人提早7天知道,然后好让詹先生打时间差,及时为儿子入学想办法。

  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不了解高考录取情况查询功能这个软肋,打电话说已经早一步知道了学生的录取情况,进一步诱导考生和家长说他能通过关系帮助考生被录取,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

  考生和家长要明确知道,想得知自己是否被报考的院校录取,一定要通过官司方认可的查询方式鉴别真假。同时,考生可到填报志愿的院校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如果遇上不明白或有疑问的事情,还可以咨询班主任和其他授课老师,千万不要轻信他人的“小道消息”。

  3特长生不是准入证

  考生张某分数很不理想,某同班同学就给他一张传单,上面一串说明称能搞到“特长生资格证书”,然后就可以利用特长生加分政策帮人进理想学校,介绍后面顺带的还有一个联系方式。张某将信将疑,于是特地找上了班主任咨询,一问才知道特长生证书需要一定认证,并不是传单上说的谁都能“搞到”的。

  警方提醒:特长生一般分为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一般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才能获得加分;而艺术特长生要通过学校、县(市)教育部门推荐,省专家组评定发给证书,还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未经公示考生不具备相关加分资格。

  类似以“特长生”名义进行诈骗的类型还有很多,像军校招生、公安类院校招生、国防班招生等,不法分子利用一般家长和考生对这些相对“偏门”院校招生政策的不熟悉,以一些所谓的“招生公文”和假冒录取通知书等物件获取家长和考生信任,从而骗取钱财。

  4招生信息擦亮眼睛

  考生王某以前就读的高中整体教学水平一般,王某和他的一些同学成绩都不是很好,但却有人保证他能上某大学。对方说只需要一笔“活动费”就什么都没问题了,于是高兴的王某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笔钱。但这事被王某父亲发现,追问下才知道王某被骗,否则一旦等到入学,王某才会发现他就读的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

  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普通高考招生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的不同招生类型,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骗说毕业后一样是国家学历,效用一模一样。但考生和家长要知道,这些教育与全日制教育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毕业后就业时,对不同类型办学的“待遇”很多情况下都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考生身边了解高校办学类型的资料很多,像《招生章程》上就注明了招生学校的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考生只要详细查阅,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