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绘制生活化的蓝图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对生活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认知体验和表达方式,也就是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在地写。
(一)发挥孩子的天性
低段学生,他们对同一样事物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不能以大人的想法把他们的想法给扼杀了,有的文章可能在大人眼里,觉得是文理不通,但是在孩子的心里是很看重的。而且可能孩子们写出来的跟他本身所想表达的根本没有联系,但是也不要掐断孩子们的想象,因为那样的文章所反映的是儿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次次的打击,学生就会越来越怕作文,从此逃避文章。对于孩子的作文,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多提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二)帮助孩子写生活
很多人认为低段孩子不会写作文不懂得体验生活,这个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正因为是孩子,他们的文章恰恰是最纯真的,最美好的,因为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
可以先让学生从一句开始,发展到几句,由几句发展到段。也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可写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触到的、心里想的。也可以从颜色、姿态、动作、变化加上好的词语进行扩展。慢慢的,这种写话小作文变得越来越有味儿,已经成为一盆色香味俱全的菜了。就像邹静老师曾经教学二年级写话《做个快乐的小厨师》中提到“生活好像一盘“菜”,酸甜苦辣各人爱。若要称心又满意,小小“厨师”上阵来。细心观察勤积累,好菜好料在心中,学以致用很重要,添油加醋味道好。善于想象能思考,美味佳肴跑不了。心手合一多练习,做个快乐“小厨师”。
(三)激发孩子爱写作
现在孩子们都有个通病,那就是讨厌写作。为此我在毕业前对某几个学校的孩子做过调查:对作文是否有兴趣,有75%的孩子选择不喜欢;平时有没有写作的素材,有56%的人选择没有;在能不能从生活中观察到写作的材料,54%的人选择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很多原因,一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特征,每次习作都是书上的命题,有的命题根本就是学生没有接触到的,那只能瞎掰;二是学生束缚在“中心明确,思想健康”这一传统的观念上,感觉上好像不能写一些反映社会黑暗层面的东西;三是小学生作文没有联系现实生活,常常没有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有的时候作文太空洞,太好高骛远。所以就这样恶性循环之下,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讨厌作文,渐渐也不会有新意写作文,因为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所以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是必须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