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提高用车成本、限制车辆使用是更有效的治堵方法。
郭继孚告诉记者,在美国的曼哈顿,年收入超过100万美金的人群中有77%的人没有车;而在香港,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仅有40万辆。
相比之下,北京仅2010年一年就增加了80万辆机动车,曼哈顿、香港的收入水平均高于北京,且都不实行限购,为什么机动车的保有量却远低于北京?郭继孚告诉记者,原因在于香港的用车成本非常高。
郭继孚进一步告诉记者,在香港购车必须提前购买车位,而一个车位的价格在200万港币左右,而在北京城六区,使用小汽车每天出行当中不交费的比例高达86%。
郭继孚说,每一个世界城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时都不可避免地经历过阵痛。以日本东京为例,在50年代、60年代日本的东京比现在的北京更为拥堵,为了治理,他们的治理的方式是出台了《车位法》。严禁在公共道路上停车,交警整日在路上“扫马路”,三次违章停车吊销驾照、三次吊销驾照终身禁驾。
郭继孚还指出,限购限行绝非要把小客车斩尽杀绝,而应当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心城区,加大机动车的用车成本,限购限行,发展公共交通;而在城郊市郊等公共交通发展成本较高的地区,则应该鼓励小客车出行。
“人们选择城市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曼哈顿,开车很难,成本也高。而如果居住在天津的蓟县,密云,这样的公共交通成本昂贵,我认为最佳的方式还是小汽车,我们的交通应该选择地方去发展。”郭继孚这样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