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小e从市治堵办获悉,2014年度浙江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考核结果传来喜讯,宁波、杭州、舟山、台州4个城市共同获得浙江省治堵工作考核优秀。这也是继2013年度宁波治堵工作位列杭甬温三个城市第一名后再获殊荣。同时,省里给予1000万元的财力性奖补,专项用于宁波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投入。
2014年全市完成专用停车位建设约9.2万个
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积极推进公交场站综合体开发建设,通过地下公共停车场、地面公交首末站及适度上盖商业开发业态等功能叠加,使主城区稀缺的交通用地资源得到复合叠加利用,已启动建设中医院北、外滩中心、南塘老街等一批公交综合体;同时积极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2013、2014两年全市新增约65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停车位建设。
2014年全市完成专用停车位建设约9.2万个,其中主城区约3.4万个,此外,充分利用新建学校操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市政道路等项目的地下空间兴建公共停车场,业已启动或完成气象路小学、后孙学校、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夏禹公园等项目的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
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创新做法得到了交通部和浙江省的充分肯定。”
主城区公交分担率两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根据省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通过2013、2014年的努力,宁波市主城区公交分担率两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27.9%,宁波市民对城市交通工作的满意度达到81%。
2014年4月,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规划建设、路权分配、智慧低碳、财税扶持、体制机制等5个方面19条优先措施,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2014年,我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日常出行总量(不含步行)达到154万人次;新增公交停靠站42个,新建公交首末站11个,净增355辆公交车;新建210个公共自行车网点,投放6003辆公共自行车,总量达到2.1万辆;新建成公交专用道里程41.7公里,总规模增至81.2公里;30条公交线路实现平均提速15%以上;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顺利开通试运营,与之配套接驳的P+R换乘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公共自行车网点、公交停靠站等同步建成投入使用。
优化城市路网和停车系统
2014年,我市在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同时,新建和改造了29条城市道路,总长30.61公里;开工建设22条道路,长度33.87公里; 12条影响通行的断头路基本打通;有效改善了人民路(第三医院周边)等5处堵点的交通通行情况;建成第一医院天桥等10处过街设施。
通过内部挖潜,顺利完成了江北桃源小区、江东明北小区、鄞州大朱家小区等20余个旧住宅小区的停车位改造,新增老旧社区停车位3200个以上;开展地下停车设施挪用归位专项整治行动,排摸了10余万个地下停车位,发现存在挪用问题40个地下停车场,726个停车位,至2014年10中旬全面完成了地下空间停车功能归位整治工作。
多种举措打好治堵“组合拳”
我市先后开展5次“畅甬”系列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严处9类重点违法,16条治堵重点路段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0%以上,非机动车、行人守法率达到80%以上;实施循环交通组织建设,2014年共实施单行片区5个,单行线道路18条;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布,宁波通APP投入使用后,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用户突破60万,有效引导公众信息化出行;完成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建设并开始内部调试;减少影响交通的路面停车位1900多个,引导小汽车理性出行,使车辆行驶更畅通;进一步完善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多方合力破解东钱湖景区假日拥堵难题;余姚、慈溪等县域治堵也顺利推进,慈溪市创新招引入民间资本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地下带状停车场。
目前,我市城市交通治堵与公交都市创建互为依托,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四车一体公共交通出行体系,使公交出行早日真正成为我市市民日常交通出行的首选方式。(宁波民生e点通舒芦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