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一次车牌额度拍卖结束,朋友微信发来“哭泣”的表情,这是他第二次没中。但心态依然好的他表示,将再接再厉下月继续拍,因为新车早就在家“候牌”了。其实很想劝他别开车,上海现在地铁出行基本四通八达,反而是开车,很多时间会遭遇拥堵。
是啊,天空湛蓝,驾车畅驶,公交快捷,这样的场景理应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但现实却是许多生活在特大型城市的人们的奢望。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在中国许多大城市,堵,正日益成为硬币的另一面,成为人们享受大城市精彩生活的代价。
而堵的又何止是路,就在我们身边,各种看得见的“堵”:交通、就医、入学、养老,都面临着排队、等待、纠结的无奈,大把时间浪费在拥挤的车道中,各种抱怨隐藏于长长的队伍里。
更有看不见的“堵”,常常令我们手足无措。长久以来,我们对经济增长与发展边界的适应,是可以预见的期许。然而,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打破着人们的想象空间,知识的泛滥,信息的爆炸,让长久以来习惯于传统发展节奏的人们,在数字的海洋里产生茫然,面对未来的虚无飘渺,有时会有一种“跟不上”的慌乱。在一些政府部门和政策制定者看来,类似的茫然就是“看不见的堵”,堵在心中,更需要破解与治理。
老堵未解,新堵又添;看得见的堵一大堆,看不见的堵再交织——在上海日前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专家直言“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但这样的现状,我们又必须面对。因为历史欠账较多,我们不得不加快前行努力赶上,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获成绩,是不少发达国家历经一两百年才取得的,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是其他国家在数十年甚至近百年时间里才逐步显露进而慢慢化解的。
所以说我们现在面对的各种“堵”,同样也是硬币的两面性,换言之,许许多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无措、紧张、埋怨,无助于解决。我们需要的是坦然面对和宽容待之的心态,需要的是群策群力和综合平衡的智慧。
就在上海,一场全面谋划未来的战略行动已经开始,目标直指2020年、2040年、2050年。就在本月上旬,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请来了海内外各类智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公开选聘课题,着眼于现实问题和矛盾的综合解决。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上海以积极姿态踏踏实实治“堵”的强烈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