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济南
2013年,是济南市治堵三年行动中的攻坚年。在这一年,我们欣喜的发现,面临城市拥堵,管理者们正在从过去向道路资源挖潜慢慢转变理念。再宽的路也满足不了小汽车的需求,如何引导市民放下小汽车绿色出行,已经成为济南治堵的新方向。
明年将全面保障绿色出行
自2012年3月19日开始,济南“治堵行动”正式启动。本着“寸土必争、分秒必夺”的理念,治堵一年半多以来,新型的交通出行方式、新的标识标线等“破堵”新政陆续出现在济南的街头。随着道路交通资源的挖潜,争分夺秒多出的通行时间、寸土必争多出的通行空间,很快便被持续大量增长的机动车占有。在道路资源挖潜日益枯竭的情况下,保障“慢行交通”、“公交优先”、“以堵治堵”等理念成为下一步城市“治堵行动”的重点。
为了推动慢行交通的发展,本报推出“慢行济南”系列报道,通过寻找“最窄人行道”引发出了目前在道路建设、道路管理中存在的“仗车思维”现状。
从10月28日开始,一星期时间内,记者探访了全市近百条人行道,这些道路或因拆迁不到位、设计存缺陷等导致过于狭窄,或被摊贩、自行车占用,从中难以找出一条让居民满意的规范道路。非机动车道也同样不容乐观。通过梳理发现“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是导致慢行交通难以推动的两大原因。
与此同时,交警部门也在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上大做文章。今年,济南交警在新改建道路交通设计审核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取消“慢行一体”模式设计,要求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不同高差设计,并同步完善路口行人护栏和机非隔离护栏。据统计,今年已设计非机动车专用道165公里。
在12月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暨济南市“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报告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南市人口640万,开车的人100多万,机动车出行比例只占出行总量的20%,但是却占用了80%的道路资源。实现行车、停车、慢行的空间分离,保障慢行交通,将是济南明年工作的重点。
要想真正实现绿色出行,必须要保障慢行交通和公交优先,做到公交与慢行交通的结合。记者从济南交警支队了解到,为提高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在市区部分有条件道路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近两年在市区经十东路、历山北路等新增设公交专用道近28公里。
目前,济南市已开辟公交专用车道34条(常规公交专用道27条,BRT专用道7条,总长度241.7公里),公交车平均时速由原来的13—15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8—20公里,有力地保障了公交运行的快捷、高效。
我们期待,随着这些治堵理念的转变,省城明年的交通能有一个好的改观。
战霾
空气告急!随着PM2.5数据实时公布,对空气污染的重视,已经从民间延伸到了政府。在生态和GDP之间的权衡中,后者的比重正在被压缩。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从官方到民间的战霾行动,渐入高潮。
后天开始汽车全喝国四油
伴随着PM2.5数据的透明化,霾这个字闯入我们的生活后,在政府文件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那么济南这一年来经历了多少个霾天气?昨日记者根据气象数据总结,本年度济南已经霾了153次。
济南市气象预报员告诉记者,雾霾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名词”,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标准后,气象部门开始对霾进行规范的观测。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济南的霾天月月都有,而且有9个月霾天气超过10天。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济南中了153个“霾”伏。
雾霾的加剧,倒逼除了从上到下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拉响了战霾的全民总动员。被誉为是雾霾主要贡献者之一的机动车和低标准汽油首当其冲,成为战霾之役的第一个突破口。
有相关专家指出,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率很大,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到PM2.5的1/4至1/3的比例。因此专家们提出,如果能让汽车尾气中的硫含量大大降低,那肯定会相对缓解雾霾天气。根据《山东省车用成品油升级实施方案》规定,明年1月1日后,加油站全部更换为国四汽油。
除了国四汽油外,这一年中,黄标车开始限行,部分小供热锅炉从烧煤变成了烧气,尘土飞扬的工地也得到了改观。浓烟四起的重化工企业的气体排放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
其中作为主要监管部门,今年济南市环保局组织开展各类施工工地、道路扬尘、采暖锅炉及钢铁、石化、电力等行业企业专项检查,对各类违法违规排污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从重处罚、限期治理,其中,今年11月环保局通过媒体曝光了6家排污企业。2014年,仍是济南战霾的关键之年,其中摆在面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城区那些大烟囱少冒烟,少排放PM2.5。虽然济南市已经提出了让城区重污染企业的搬迁设想,但是在大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中,复杂的利益纠葛注定将成为省城战霾之路的绊脚石。要踢开这些绊脚石,除了摒弃唯GDP论的传统发展思路外,更重要的是坚定壮士断腕的决心。
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2014年,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我们希望看到多部门放下部门利益,同呼吸共命运,早日让泉城上空重现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