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曾说:“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它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医疗卫生事业涉及人的生老病死,贯穿人生的全部历程,它囊括人的生理、心理双重范畴,既有健康宣教,又有疾病防控、临床诊治,是除吃穿住行以外直接关系到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所有的这些,决定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和受关注程度。
在越来越倡导人文医学的今天,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主体的医务人员,正确的价值取向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日内瓦宣言》里说道:“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首要的顾念。”由此可见,将医学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的最初,便要求我们的医务人员要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首先,医学是围绕人体研究的一门学科,每位医务人员应牢固树立“精医理、长医术”的价值观,精勤治学,精研医理。医学事业的道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方可精益求精,造福百姓。医学作为实践科学的一种,需要事必躬亲、严谨谦逊的工作态度,以医疗单位的开放性政策作为自我进取的平台,以本专业的纵向发展作为学术研究的依托,以行医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作为医术提升的阶梯,努力创造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最全化。在我们身边的医务人员中,有为了完成一个科研课题,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有为了解决一个医学瓶颈,科室联动,破难攻坚的,他们努力实现着自我的职业增值,同时又在日复一日服务病患的过程中,为社会持续充实潜在的医疗资源,并不断创造无形的财富价值。他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健康事业,体现着人类抗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的无声诉求。
其次,医乃仁术,救死扶伤、以治人为务,则更需要医务人员秉承对生命的敬畏,不断践行“修医德、守医道”的价值观。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医学的道路同样是一种修行,每个医务人员都要不断提升使命感和荣誉感,把医病等同于救人济世,以宽厚之心达济病患。修养医德的过程,可能是曲折的漫长路途,也可能是内心矛盾的争斗,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把持住内心的操守,不急功近利,不唯利是图,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平淡,始终不忘治病救人的初衷。康德说过,“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在医疗改革艰难行进,医患关系开始如履薄冰的今天,更应该强烈呼唤道德体系的重建和人性本善的回归。作为医务人员要自观己身,自修己行,缓和医患关系,从身边做起,从一句话做起,从一个微笑做起。那么,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同样会和精湛的医术一样,演化成口口相传的力量。
再次,医务人员要坚定“为医者人文情怀”的价值观。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觉悲凉”。为医者的人文情怀不仅仅是从关注病情进展到关注病人感受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生命由衷的敬畏和对健康无比的珍视,彰显了对人性的尊重。它以仁义为根,开出关爱之花,必将结下善果。目前,在医疗单位普遍开展的“三好一满意”,就体现出人本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精髓,它将人文医学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并与医疗单位的考核挂钩,落实到医疗服务的细微之处,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精医理、长医术、修医德、守医道、人文情怀”等价值观的建立,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自下而上共同努力的过程,医务人员与病人同舟共济,共同抗击疾病的场面,必将是最终的趋势和最和谐的结果。尽管,医患之间正经历着阵痛,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黎明前的黑暗,最终将会迎来生命蓬勃的绽放,成为全人类健康事业的福祉!
作者:宁波市第二医院 宋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