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明报报道,两批共4名市民分别在上周六和本周二在家中进食从铜锣湾崇光百货的超市购买的杂菇后,出现腹痛、呕吐和肚泻等中毒征状,当中有3人更要入院留医。现已出院。
但香港食环署与崇光以事件仍在调查阶段为由,拒绝公布杂菇的资料和相片,令市民无法辨识有毒杂菇。真菌专家指若鲜菇的表面滑潺潺,4小时后可滋生细菌,建议市民不要购买色泽又啡又黄的鲜菇。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表示,首宗个案涉及两名分别44和55岁女子,她们于23日在家进食杂菇后,约2小时后出现腹痛、呕吐和肚泻。两人同日求医并需留院,现已出院。第2宗个案涉及一名56岁女子及一名64岁男子,两人于26日在家进食杂菇后,约3小时后出现同样的征状。他们同日求医,其中一人需留院,现已出院。防护中心指进食菇类引致食物中毒一般为急性,主要治疗方法只是辅助性治疗。
真菌专家邓铭泽指出,鲜菇的表面湿润,夏天气温高水分易蒸发为水点,水点留在菇的表面不散,4小时后可繁殖细菌。若菇的表面滑潺潺、色泽又啡又黄,多数是菇的表面已滋生细菌,建议市民不要购买。高温煮食可杀鲜菇表面的细菌,建议市民将鲜菇洗干净并炒熟才进食。
食环署发言人说,有毒的杂菇是鲜菇,但事件仍在调查阶段,拒绝公布疑有毒杂菇的资料。食环署已建议该店铺暂停出售有关食物,该店铺自愿将约14公斤杂菇交给食环署销毁。署方人员已取走有关食物样本化验,正追查其来源,崇光百货发言人说,崇光超市收到食环署的通知后,已马上将该食品及同品牌之同类食品下架及实时停售。食环署昨日从崇光超市搜集有关食品之样本进行化验,事件仍在调查中,相关细节暂不便透露。市民如需安排退货,可持有关收据到崇光超市向职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