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创志/文
《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已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据媒体最近报道,一名曾经指称《世界新闻报》窃听的记者肖恩·霍尔被发现死于家中。此前媒体透露,霍尔还曾向英国广播公司表示,窃听行为在《世界新闻报》"泛滥”。
令人玩味的是,为何一家已有逾百年历史的著名报纸却滑向窃听之路?《世界新闻报》高层坦陈原因:《世界新闻报》内部存在巨大的竞争力,而电话窃听则能够提供消息。一旦某个记者通过电话窃听得到关于社会名流的消息,他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利益交易的锁匙,提取同等价值的新闻。而披露社会名流的隐私多,报纸当然会刺激读者眼球,报纸的发行量也会相应增加;而广告收入不仅与发行量、与股市价值成正比。总之,为着片面追求报纸利益,窃听,这个令公众讨厌的不法行当就会钻入媒体,成为一些人们乐此不疲的道具。
一家著名品牌的报纸走向“窃听之路”,窃听时间之长,不能不说是媒体的悲衷,也是社会悲哀。长期以来,西方媒体经常标榜自己的西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无疑是掌了西方新闻自由一巴掌。
英国一位政治哲学家曾指出,当今时代的大多数战争是通过传媒进行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战争”泛指各种样式的国际对抗。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说:“谁要是不相信可以通过道义上的压力,通过宣传的影响来取得成果,谁就是说昏话。”这是西方新闻自由最恰切的注脚。而今,一些西方媒体挖空心思偷取私隐,而不顾他人死活;只顾制造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安定,这也暴露了其所谓新闻自由的虚伪性。
媒体与政府一样,都必须讲求信用,没有信用,最终会失去公众,失去市场。而滥用新闻自由,危及的不仅是媒体,面是整个传媒行业和社会。西方媒体自己撕开了“新闻自由”的虚伪面具,让人们看到了西方所谓“自由”和“民主”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