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社评
印度“金融之都”孟买13日晚发生连环爆炸案,这是该市继2008年发生连环恐怖袭击案后的又一严重恐怖事件。
中国这些年也发生过多起严重暴力事件,新兴国家都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社会稳定水平。作为旁观者,我们看印度的情况可以更超脱,也可以把它当作中国社会治理的一面镜子。
印度实行西方民主制度,但它的民主品质显然处于“初级阶段”。印度的民主释放了社会的所有批评和抱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批评都是无效的。民族和种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利益集团的冲突问题等,都没有通过民主得到解决,相反,这些冲突在很多时候反被民主放大了。这是印度暴力事件反复出现的根本原因。
然而印度的制度又有一个好处:它制造了社会对各种混乱的空前承受力。所有问题都摆在明面上,政府甚至用不着为解决它们做严肃的承诺,更用不着负责。选举带给政府的合法性,通常不会因社会的混乱受损,无奈和不满本身成了这个国家稳定状态的一部分。
印度的经济近年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社会受益面比较狭窄,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十分惊人,政府腐败的排名在透明国际的单子上也处在中国的前面。印度社会甚至至今保持着与人权严重对立的种姓等级制度,但所有这一切,社会都承受了,因为混乱和稳定在印度是很难分清的。
中国应认真分析印度的现实,不神化也不鄙视印度的体制,而是从中发现中国社会必须绕开的陷阱,以及它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地方。印度是中国社会“假如走另一条路会怎么样”的“免费沙盘”。
中国决不应学习印度的“乱”。印度没有找到良治的途径,这是印度民主的悲哀,中国恰恰应引以为戒。但中国应认真借鉴印度社会对各种矛盾和分歧的容量,以及突然生乱时的“处变不惊”。其实新兴国家由于发展速度快,社会内部的变动和错位频繁,秩序遭遇挑战是长期的,点的“乱”很难根绝。中国政治对稳定提出的标准过高,很多地方的标准甚至是“零不稳定”,这一方面太难做到,一方面稍微出现一点不稳定,就会给社会造成它本不该具有的冲击。正因如此,远比印度稳定得多的中国,在世界舆论的眼里反而“不够稳定”,一些在13亿人口大国里甚至可以称作“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被舆论炒作成“中国要出大事”的信号。中国政府的动员和执行能力很强,但它毫无疑问不是无所不能的政府。它领导的中国一定会“出一些事”,不仅今后“钱明奇们”不会绝迹,边疆民族地区也还会出现极少数的暴力闹事者。这样的预期政府不应从社会舆论中强行摘除,政府应拿出实实在在保障社会秩序的措施,但不应对这些措施百分之百的效果拍胸脯。
中印两国完全应当互相观察,互相借鉴。外界评论说印度“小乱而不大乱”,中国“稳定中隐藏着不安”,此话很不准确,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些什么。印度或许应借鉴中国具体治乱能力,中国则有必要领悟印度“对多乱都不怕”是怎么回事。中印这两个大国,各自都可谓学问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