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专家愿意吃“用膨大剂的西瓜”吗?

2011年07月06日 14:19 凤凰博报

  久泰平/文

  昨天,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负责人对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作出正式回应,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7月6日《京华时报》)。

  老实说,公众对膨大剂等人工添加这类东西究竟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心里真的没底,因而前一段时间看到媒体报道的“爆炸西瓜”及催熟香蕉等事件后,人们自然会产生疑虑。再加之,近年来食品安全上总出现因为人工添加剂出现危及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对带“剂”字的人工添加之类的东西,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怀疑。

  按说,专家对带“剂”字的人工添加之类的东西释疑解惑,公众应该充分相信,因为专家的话应该是从科学角度客观阐释科学道理。但近年来有些专家的话没人敢相信了,好多时候专家看风使舵——把科学阐述道理变成了按长官意途辩解,话不对心玩太极,严重愚弄公众。这种现象已演变成一种风气,甚至成为官场的潜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的专家讲的是真话,也容易在公众中失信。

  现在,农业部专家对“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回应,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仍然觉得在绕弯子。比如,专家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与“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之间有个前提条件,即“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即使“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也说明有一定毒性和残留量,公众要的是不出现安全事故,可是,专家回应却回避了一个重要问题——谁去监督“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如果不“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谁担责?如果真的如专家说的“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可能真的不会出现“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可是现在这事出了,不恰恰说明监管存在缺陷吗?

  至于专家称“如果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农业生产就会出问题”,跟“执行发达国家标准中国多数乳业要跨了”的论调极其相似。在讨论乳业标准时,有专家称,“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当无奶可供时,乳品企业只得关门”。“我们农业生产就会出问题”、“乳品企业只得关门”,这些说法看似有道理,实则是在狡辩。我就不相信,专家不愿意喝标准高的奶,不想吃没有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

  当下,国家已经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扭转曾经混乱的局面。这是个长期的任务,要求一夜之间就解决所有问题不客观,但公众要看到的是尽快取得成效。在这个时候,有关方面应该对形势有个充分的估计,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对公众的诉求要听进去记在心上,并尽快拿出让人信服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如何给舆论“消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