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们需要500元大钞吗

2011年07月02日 13:10 新京报

  马光远/文

  原题500元大钞只是通胀的晨曲而已

  尽管通胀并不是大额钞票下的蛋,但大额钞票无疑是通胀的毒树之果。目前如果发行500元大钞,除了增加恐慌,不会带来其他的效应。

  5月份CPI上涨5.5%,创下了34个月以来新高,而旱涝急转的极端气候使得民众对于未来的通胀预期依旧看涨。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发行大额钞票的旧话题又开始发酵。某经济学家近日在微博中将十多年前的观点又重复了一遍,呼吁发行500元面额人民币。

  按照该经济学家的计算,这种直接、间接损失之和每年约为10亿到20亿元之间。然而,担忧者认为,在目前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果再发行大额钞票,无异于火上浇油,增加民众对于通胀的恐慌。

  新京报“京报调查”对此的专项调查结论显示,对于“你认为当前需要‘500元大钞’吗?”的问题,有62.6%的人选择了“不需要,现在大额交易都刷卡了,也不安全”;而对于“如果发行‘500元大钞’的话,会有什么影响?”的问题,高达73.1%的人选择了“可能会令民众担忧货币贬值”,另外还有55.7%的人选择了“使用起来找零不方便”,有意思的是,担心增加被偷盗风险的比例也达到了37.9%。

  很显然,这个调查结论预示着:其一,在目前的情况下,发行大额钞票的必要性不大,原因很简单,电子化结算和交易是未来不可逆转的金融大趋势,在现金交易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大宗交易不等于非要通过大额钞票进行结算;其二,退一步,即使小额钞票增加了各种成本和交易损失,但区区的20亿,相对于高达60万亿之巨的M2,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其三,最重要的是,如果考察一下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与货币面值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没有必然的联系。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美元的最高面值100元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欧元从诞生之日发行了最高面值500元之后,从未有增加面值的奇思怪想,而日元即使“不值钱”,维持10万最高面值更是很久了。也就是说,全球三大经济体鲜有在面值上做文章的。

  而且,调查结论也显示,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发行大额钞票,最大的弊端是增加通胀预期。尽管面值大小在理论上和通胀没有关系,但纵观全球一些货币发行的经典案例,无论是发行了100亿面值的津巴布韦,还是解放前国统区发行的金圆券,无不是恶性通胀的产物。中国目前的100元面值的钞票,也是在1988年,上一次恶性通胀的情况下不得已发行的。当时发行100元钞票的合理性在于,通胀依然恶化,高达两位数,民众对于通胀的预期已经触底,不会因为发行百元钞票而造成恐慌;二是当时我国的电子化支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发行百元钞票在当时属于最好的选择,起到了方便交易的作用。

  笔者一直认为,尽管通胀并不是大额钞票下的蛋,但大额钞票无疑是通胀的毒树之果。目前,在电子化交易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百元钞票完全可以满足交易活动的需要,发行500元的钞票是一种过时的思维,除了增加恐慌,恐怕不会带来其他的效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