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孩子入学,为何家长乖乖“被考试”?

2011年06月15日 15:20 新浪博客

  近日,武汉实验外校小学部举行入学测试,家长考完后连称“试题量有些大”。据了解,今年实验外校小学部吸引了6000余人报名,但本部仅招240人,平均25个人录取一人,堪称武汉市“最热门小学”。除小孩要参加考试外,家长也必须参加考试。某幼儿园一刘姓家长介绍,除了选择题外,还有不少论述题,题量大,而考试时间只有25分钟。

  有评论分析,这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结果,好学校就是“牛气“,要让家长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当然是一方面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我国中小学没有社会力量、家长参与治理的机制,以至于学校可以为所欲为。

  我国去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加强中小学的民主管理,其中就包括“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按照这样的治理机制,一所学校的招生方案,是必须提交给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听证、讨论的。进而,上述“考家长”的方案,是很难在这样的治理机制中出台的。

  其实,就是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也是缺乏这样的治理机制。从教育管理分析,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是否到位,社区教育委员会有权监督,但现在的问题是,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构,于是,政府部门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拨款,其结果就是教育投入始终难以保障、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始终难以调整,教育不均衡的状态也就牢固维持。

  健康的家校关系,不是学校考家长,而是家长“考”学校,学校的办学,应接受家长的监督、评议——在美国,家长委员会甚至可决定学校是否关门。目前这种颠倒的关系,导致受教育者的权益被严重漠视,家长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面前说“不”,而就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也会成为摆设和工具,变异为联谊会和募捐会,而难以发挥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办学的作用。

  名叫“教师啊教师”的网友认为:“这种错位的关系,还将消灭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难以发挥其在教育引导孩子中的作用。在学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各司其职,而目前,学校教育正以自身的强势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继续——家长成为学校的编外辅导员,要求在家里检查学生的作业,配合学校完成教学任务,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学校要考家长的重要原因。从家庭教育的功能看,其成效与家长的知识水平无关,而与家长的做人教育有关——只要注重给孩子做人的教育,家长是文盲也可以有良好的家教,但当家庭教育变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成为知识教育的时候,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就失去了做“好家长”的资格了。这不但是对家庭的不公平,也是对学生的不公平,还会制造孩子与父母的矛盾,让一些孩子因父母的文化程度,而嫌弃父母。”

  在“萝卜的新生活”这位博友看来,不管现此做法荒谬不荒谬,但是把家长的考试关联到孩子的教育,这是以后教育的必然趋势!孩子的教育不是全由学校担负,而是学校和家长共同负责,在一所家长能“负得起孩子的教育责任”的学校举行家长的考试制度,来筛选学生和家长,不仅激励学生也鞭策家长,做好了确实是教育的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