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倍于环保的投入遮不了哈药的丑

2011年06月10日 18:48
    近日,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被曝明目张胆偷排乱放,水陆空立体排污。一方面“哈药”在环保投入上哭穷,一方面却在广告投入上挥土如金:广告投入是环保的27倍。

 “不环保才吃药”,这条网友的诛心之论,当然偏激。但是,极端的言论往往昭示着一些无可回避的现实与深沉的忧患:如果继续放任,不断扩大的环境污染及其对周围居民的身体伤害,将抵消“哈药”创造的所有正面价值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哈药”收获的都是负效益,这样的企业则无存在的必要。

 “哈药”污染已非一日,支撑“哈药”一路走到“黑”的无非两条。一是其创造的短期利益。作为哈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哈药总厂是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年销售额近50亿元,而且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原料药行业。这意味着,这是家利税大户,拉动了当地经济,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财政收入、GDP、就业,在一些地方就像一碰就痛的牙神经,必须护着。因此,尽管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哈药”都爆出过污染丑闻,当地居民也投诉不断,却总能敷衍过关。即便最近相关报道中指出,哈药总厂产生的“废渣直排河流,硫化氢废气超标千倍”,但其控股公司仍发表公告称,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多年来多次组织对哈药总厂的专项监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厂硫化氢排放量多数达标。可见,监管部门的庇护与信用背书,是无形的环境污染源。甚有地方环保部门曾公开宣称“水黑是经济发达的标志”,不正是有如此的放纵,才有污染企业那么的放肆么?

 另一条生存与发展的“秘笈”,则是与巨额广告投入有关。现代的广告是比魔术还神奇的“化妆术”,能起到一种类似催眠的效果,让消费者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因此,与见效缓慢的环保投入相比,浮躁的企业自然选择27倍的投入,赢得一个正面的形象。除了在媒体上的广告直投,美丽的厂区环境甚至那有限的迫不得已的环保投入,都是其形象工程的组成部分。巨资打造出一个虚拟的健康生态“哈药”,掩盖了一个污染“哈药”的真实景象这为地方政策保护提供了正当性依据,地方为了维护其形象也不得不继续为其遮遮掩掩。

 靠着“两条腿”走路,“哈药”模式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危险。企业只有凭诚信才能青春永驻,监管部门也只有加强监管才是对公众负责,也是对企业真正的关心与爱护该给“哈药”们一剂良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