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对外合作栏目 > 宁波会展 > 会展新闻 > 国内新闻 正文
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午开幕
中国宁波网 2007-09-06 15:25:20

  今天上午,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这是迄今国内最具规模的当代艺术盛会。

  当代艺术特征鲜明

  上海展览中心这栋历史建筑因此焕发了青春活力。来自东西方25个国家100多个经过精心挑选的画廊汇聚于此。出奇出新、争夺眼球是当代艺术鲜明特征。步入高敞的展览大厅,陈列着几位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一个展位首当其冲。但这几位名家的油画作品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继续往前走下去,倒是眼前一亮。几个巨大的印有文字的“纸团”很特别,那是旅居法国巴黎的中国艺术家王度的铜雕作品。旁边是一组透明的高楼大厦,从轮廓上可见都是国内大城市中具有标志性的最新潮设计建筑,但在这里,这些建筑上插满了古老的箭羽,仿佛是古今文化的激烈冲突。

  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派大米喽!”隔壁展位“免费发放大米”的装置作品吸引了不少人。成吨的大米被储存在一个透明的壁柜中,展区放着印有“免费”字样的布袋,任由观众取走,唯一条件是你必须到“粮仓”前打开阀门,装走一些米。开始许多人犹豫不决,但到别人真的拎走了大米,于是纷纷排队。观众的参与,让这件装置带有了行为艺术的效果。对门的展位里,有两件校服用钢丝高高悬挂着,随着熟悉的校园早操音乐,这两件衣服一上一下有节奏地动着,时而转着圈,好像衣服自己在做早操。与“派大米”和“做早操”的轻松调侃截然相反的,是英年早逝的中国旅法艺术家陈箴的装置作品。那好像是一间房屋里的情景,有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但是诡异的是,所有东西被一层褐色的陶土包裹着,湿淋淋的……看了不由得心中一震,莫名地弥漫起悲凉的感觉来。

  中国绘画套路依旧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中占据了较为显著的位置。许多国外画廊展示的都是中国艺术家作品。总体来看,架上绘画不如装置作品有创意。不少绘画作品依然没有摆脱在“文革”泥潭里折腾的“政治波普”套路。一位资深画廊人士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尤其绘画,不应一味追随某些西方人的“口味”,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文脉。反观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倒是百花齐放,显得较为轻松活泼,较具生活趣味。许多绘画作品的色彩明亮,题材多样,鲜见狰狞阴沉的气息。有一件摄影作品,远看是大海波涛,走近些觉得图案是由无数点子组成的,再走近些才发现——那无数个“点”,都是一张小小的独立照片,其中有表现世界风光的,也有各种垃圾堆的场景。这令人在惊讶于艺术家妙思的同时,更佩服他那不凡的精神,须知要把这么多不同的小照片组成大海的效果,是多么巨大而繁琐的一项工程!

  联手西方艺术展商

  这个展览非常令人关注的还因为是与意大利博罗尼亚会展集团共同主办的。西方著名艺术展商的介入,可以让国内同行学习到他们组织大型展览的经验。从现场效果看,展区布置得高雅协调,井井有条。展品的整体艺术水准较为一致。对国际重要画廊的号召力,也非一日之功。但也有观点认为,展览选取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较多体现了某些西方画商的倾向。如果仅仅以为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状况,则有失偏颇。许多观众对上海展览中心作为艺术展览的场地非常欣赏。一位观众说,这栋建筑让艺术更具魅力,艺术也让这栋建筑的真正价值显现了出来。

  稿源 新民晚报 编辑: 季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