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路)“我的祖爷爷是范钦,在他心中,自己是个读书人,爱书人……”看着对面的孩子娓娓道来,似乎在听一户普通人家的故事。可别会错意,这并不是“故事会”,而是第三届“南国书城”讲解大赛的现场,台上,名叫樊驿宁的小朋友正在讲解《中国藏书史上的奇迹》。昨天,别开生面的讲解比赛让宁波市民领略到“原来宁波的历史也可以这样讲,这样听”。
让阿拉一道来讲宁波历史
本次讲解大赛共有中学组、高校组、老年组以及专业讲解员“多路人马”参与,此前已经进行了三场预赛,50多位参赛选手还听了由国家文物局社教委员会秘书长王继红、上海龙华革命历史纪念馆副馆长贾雪红、广东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邢继贤举行的讲座。
本次比赛特别突出“创新”,如老年组可采用相声、小品、情景诗话、音乐快板等多种表演形式,并可采用“宁波闲话”参加比赛。今年除了我市专业博物馆的职业讲解员外,还有宁波大学、诺丁汉大学、宁波效实中学、宁波四中以及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近20家大中专学校和单位的业余讲解员参与,共有12位业余选手进入了决赛。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少参赛选手是第一次接触“讲解”,但都对“说说宁波历史”充满了兴趣,大赛前,不少选手多次跑到天一阁,向专职讲解员“偷艺”。
历史用不一样的方式讲
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自己正在看一出情景剧,而不是听一台讲解。这是昨天记者在讲解大赛现场最大的感受。本次大赛中,无论是业余志愿者讲解员还是专职讲解员纷纷以“大不一般”的方式来“表演讲解”,让台下的市民眼前一亮。
天一阁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陈艺轩、樊驿宁都是在校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在台上讲解起来却毫不怯场,他们讲解天一阁历史的方式别出心裁,陈艺轩讲“正史”,而樊驿宁却“化身”为范钦的后人,用“说爷爷的事”的语气把活生生的范钦展示给大家;来自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黄世君讲解的《沧海桑田———河姆渡》更像一台戏剧,伴随着她的讲解,全场气氛被推到了高潮。
甬城需要更多人来“讲解”
经过4个多小时激烈比赛,来自宁波工程学院的俞园园和效实中学的刘欢获得了一等奖,天一阁博物馆的于美娜等获得“十佳讲解员”称号,有关人士表示,他们将从参赛优胜者中选出部分人员担任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许多业余参赛者还是第一次接触“讲解”,有的选手此前还把“讲解”当作“演讲”,如俞园园学的是电信,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演讲和诗朗诵,对“讲解”却非常陌生,还是去了趟天一阁才理解。记者采访多位业余选手得知:是宁波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他们参赛。
此次大赛的评委会主席、国家文物局社教委员会秘书长王继红在赛后表示:宁波的这场比赛除了让她看到宁波讲解员勇于创新外,更感动的是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对每一位普通市民而言,宁波就是他的家,让更多的人来讲家的故事,就能让世界更了解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