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对外合作栏目 > 宁波会展 > 会展新闻 > 宁波新闻 正文
浙东沿海:史无前例的“水下探宝”大行动
中国宁波网 2006-12-06 09:38:26

  海底沉船、埋藏了数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宝藏、极具危险的潜水考古……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是些最具幻想力的“神秘事件”。昨日,2006年度浙东沿海水下考古行动新闻发布会为广大市民揭开了水下考古的神奇面纱,同时也揭示了宁波沿海水下考古取得的丰厚成绩。寻踪从渔民们口中“挖宝”

  孩子们都知道,寻宝第一要件就是有张“藏宝图”。对2006年度浙东沿海水下考古队而言,这张“藏宝图”可不会在海盗的酒店里发现,事实上,在海底探测与探摸前,有关部门经过了为期5个月的陆上调查工作。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傅亦民、林国聪、方艺以及奉化、鄞州、宁海、象山、舟山和各濒海乡镇渔村协作人员参与了“绘制藏宝图”的工作。记者了解到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走访老渔民、老年协会、渔监、渔政、海警、海军、边防派出所、方志办、潜水员以及从事航海、海洋地质钻探的工作人员等;还通过查阅地方志、航海志、海事档案、海外通史、故事传说和民间风情来取得。

  林国聪告诉记者:这种调查工作量非常大,他们每到一地后要接触大量的人员,而得到的消息虽然多,真正有价值的却很少。与文字资料相比,沿海水下考古的关键“情报”主要还是来自老人或渔民口头,来自人员口头的有价值信息占到8成以上。但有时因为岁月流逝相关人员记忆有误,或者因为海底地理位置发生变动,能够“按图索骥”的信息真比得上“海底捞针”。

  不过在队员们的努力下,陆上调查还是成果丰富:共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疑点37处,其中宁波辖区14处,舟山辖区23处,查阅到明确的沉船和坠机入海事件文献资料8则,并采集到一些出水文物。特别是有些从事拖网捕捞作业的老渔民还向考古调查队员展示了他们打渔时捞上来的文物,如瓷器、陶器、古船板、木构件等,这些被海水侵蚀得朽烂不堪、长满贝壶生物“遗体”的“破烂”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藏宝路标”。

 [1] [2]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季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