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06年全国艺术品春拍随着7月16日杭州西泠春拍落槌而告落幕。据悉,今年古籍善本拍价继续保持坚挺,高居排行榜首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以308万元刷新了纪录。该书2000年曾以209万元成交,不到6年涨了近100万元。近年来,古籍善本投资空间不断增大,2006上海书展也首次为古籍善本爱好者设立了古籍珍品馆。在8月5日开展的上海书展上,上世纪初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四库全书珍本》《四部丛刊初编》《百衲本二十四史》等珍贵古籍将首次密集亮相,静候主人。
这在上海书展史上创下了一项新的纪录。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陈正宏告诉笔者,这三套古籍珍贵之处有二,首先是其史料价值,都是选择最优版本;其次就是如此完整的版本市面已不多见,大部分完整版都藏于图书馆、大学。为让读者对这些珍贵古籍有更直观的了解,笔者特搜集了一些当时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以飨读者。(可法海燕)
上海首富、北洋军阀与《四库全书珍本》
《四库全书珍本》(附箱)
民国商务印书馆影印
价格:60万元
品相:九成
《四库全书》自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完成后,历经劫难,至20世纪初,仅存四部。为使《四库全书》免遭《永乐大典》化作灰烬的厄运,商务印书馆灵魂人物张元济动起了印行《四库全书》的念头。
1917年1月,张元济利用出身翰林的地位与关系,以商务印书馆的名义直接向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呈文申请,商借京师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影印,但不幸被驳回。此时的张元济,想到了上海首富、犹太人哈同。
原来早在1915年,哈同成功印行了皇皇巨著——《频伽大藏经》并大赚一票后,就动起了印行《四库全书》的意向。这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元济那里。于是,张元济便托清朝要臣岑春煊与哈同商谈合作。在岑春煊的安排下,商务印书馆终于得到了《四库全书》一半的承印权。尽管这次筹划最终没有实施,但已让张元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1924年,张元济准备借馆庆30周年的机会,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2月,张元济派高凤谦进京与清室内务府接洽,预计全书运抵上海后,一年半后开印,五年印完,总投资五百万。最终,清室同意了此方案,并报内务部、交通部、教育部备案,由交通部派专列护送。4月,商务派人到文渊阁装箱,不料仅装了三分之一,就被北洋军阀曹锟的亲信利用手中权力索贿。被严辞拒绝后,这个亲信就借故以总统府公函阻止装运。
面对如此横生枝节,张元济亲自致函国务院总理孙宝琦请求放行:“此书关系中国文化,且卷帙繁重,印刷不易,需费尤多,……今敝公司所印,系就原书缩照,定价较廉,意在广为流布。窃维与政府宣传文化、嘉惠中外之意,尚不相悖。何敢为罔利之计?……元济敢妄言,商务印书馆若不印此书,在若干时期以内,必无人能肩此任。此若干时期以内,又不知经几许沧桑,今仅存之三部,恐且为永乐大典之续矣。”《四库全书》的印行再一次中辍。
1925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爱国学者叶恭绰多次致电张元济,表示政府仍有意印行。经商榷,最终同意按张元济缩印方案实施。但事不凑巧,此时,直奉战事爆发,铁路运输中断。1926年,时局虽暂时平息,但教育部也换了头。新来的教育部次长称:此事不但部中反对者多,且阁员中亦少明白真相者。予以回绝。真应了张元济之前的感慨:“《四库》事层层难关,真如唐三藏之取经,此时又遇高太公,真不得了。帮忙者只有行者一人,未免大苦。但不知何日方能行至雷音寺也。”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北平告急,古物南迁,文渊阁《四库全书》转运至上海。1933年春,教育部委托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亲自找到张元济,希望商务印书馆印行《四库全书》未刊本。
更意想不到的是,针对初步拟定的《影印四库全书未刊本草目》,在教育界文化界内部掀起一场激烈争论。当时,北京图书馆馆长袁同礼主张以善本代库本,并得到蔡元培的支持。最后,教育部坚持选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并对《草目》进行讨论修改。至1933年10月,终于编定《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目录》,选定书目231种。
影印工作开始于1934年7月,由故宫博物院,中央图书馆,商务印书馆及有关各方代表组成的临时监察委员会同至上海,监视开箱,分期交付就地影印。至1935年7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960册先后分四期陆续出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