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对外合作栏目 > 宁波会展 > 会展对话 正文
【专访】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宁波市会展办公室主任——俞丹桦 让拨浪鼓响遍世界 拨浪鼓的来历
中国宁波网 2006-06-09 15:18:34
让拨浪鼓响遍世界 俞丹桦 摄
  第八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五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于2006年6月7日晚上拉开了帷幕。人们都能看到,作为消博会吉祥物的拨浪鼓,今年摇身一变,穿上了太空服,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谁都知道,“神六”飞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穿着太空服的拨浪鼓也雄心勃勃,自觉担当着日用消费品中国第一展的形象大使。

  

  徜徉宁波街头,随处可见的拨浪鼓形象或俏皮地在绿地“玩耍”,或翩翩飞舞在桥头、广场,成为甬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广大市民的心目中,拨浪鼓如同邻家小孩那般可爱可亲。不过,熟悉之余,许多人一直疑窦重重:为什么会选择拨浪鼓作为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的吉祥物?拨浪鼓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且听商报独家访问,全面诠释拨浪鼓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所在。

  打探拨浪鼓的身世之谜,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俞丹桦很有发言权。这不仅因为他是“两会”办公室主任,曾主持过消博会吉祥物的征集工作,还因为近年来他曾有意识地收集了近百个世界各地的拨浪鼓以及大量相关资料,对拨浪鼓文化作过一番研究,其目的正是出于对消博会吉祥物价值的开发,以及推动培育消博会的考虑。

  听说记者要专题采写拨浪鼓的文章,俞丹桦拿来了一大堆宝贝,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探究起源]

  拨浪鼓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拨浪鼓似乎并不具备非常鲜明的宁波地方特色,关于它的发源地据说有不少争议。您怎样看待?”

  面对这个疑问,俞丹桦直言不讳:“的确存在一些争议。在国内,声音较大的当属义乌。”

  据《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当地农民从事“鸡毛换糖”的行业。货郎的糖担由两个箩筐、两个山货盒、一个拨浪鼓、一根扁担构成,箩筐用来装鸡鸭毛等物品,盒子里装着红糖制成的糖饼和生姜糖粒,是货郎进行交换的资本。后来,糖担里的货色慢慢增多,有了各种生活必备的小商品,货郎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以清脆而富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义乌人认为,是“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催生了闻名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北京人则认为,拨浪鼓是他们的宝贝,他们珍爱拨浪鼓就如同珍爱天坛。俞丹桦指指身边厚厚一叠书籍说:“这些反映老北京市井民俗的书中都有关于拨浪鼓的描述。”记者随手翻阅了一本《燕京风土录》,其中一篇《打小鼓》这样写道:打小鼓就是收旧货的。这种名称的由来,大约是因为他们出来做买卖的时候,手里拿着一面小鼓……打小鼓的一共分两种:一种是打硬鼓的;一种是打软鼓的。打硬鼓的本钱比较大,同各个古玩铺都有相当的往来,他们自己也开着小旧货铺……打软鼓的正与打硬鼓的相反,他们专到穷人的家里、小的胡同里去收买破旧无用的东西……

其实,老宁波们又何尝没有这样的记忆呢?曾经的小弄堂里,亲切的拨浪鼓声渐行渐远,货担里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小百货曾是多少孩子睡梦中的渴望。
货郎担走进消博会
“那么,拨浪鼓究竟出自哪里呢?”
 [1] [2] [3] [4] [5] 下一页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季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