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对外合作栏目 > 宁波会展 > 专家点评 正文
展界CEO“会诊”展览市场
中国宁波网 2006-06-07 10:01:07

  当前,会展市场的无序竞争以及重复办展,对成功展会造成的冲击和损失已成为我国展览市场发展的桎梏。前不久,在廊坊举办的首届“中国展览组织者CEO高峰会”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的代表表示,成功的展览都经过了多年的培育,而重复办展必然造成互相争抢参展商,从而阻碍了一些名牌展览的发展。显然,这与国内目前缺乏行业的战略制定和政策制定有关。这位代表认为,之所以说会展这个行业市场很乱,是因为没有秩序,没有秩序主要体现在对经营主体的要求不高方面。进入门槛没有一个界定,谁都可以办展览会,只要拿着批文就可以了,小公司需要拿批文,如果拿不到批文则可能通过大公司来帮忙。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却感觉无能为力,原因就是缺乏行业管理。但也有代表认为,重复办展的问题,不能等着政府规范以后再做,而是要把自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进行自我保护。因为会展业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作,如果完全按照政府的规定,只许张三做,不许李四做,这并不是市场经济。事实上,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办展越来越不需要审批了,那么到那个时候,靠谁来保护展会品牌?所以,一味的要求保护,还不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搞好服务。未来的市场趋势必然是大浪淘沙,只有自己保护自己,才能不被打倒。针对允许外国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造成本土展览公司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的代表表示这并不能说明双方不可以在一个公平的环境里共存。事实上,只有通过和国外大公司的合作,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国内的展览产业才能发展下去。中国经济过去5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肯定是不行的,只有把大门打开欢迎国外公司加入进来,才能共同促进国内会展业的良性发展。而外资性质的展览公司也并不回避他们相对于本土展览公司的优势。慕尼黑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代表表示:外资展览公司的国际经验很多,他们进来了以后,必然会带来一些先进的办展理念。以慕尼黑公司为例,一共有7个项目,明年再开一个项目就是8个项目,这些项目都是自己的品牌项目,原则上不开新项目,就是要把自己的品牌项目移植过来,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寻找着合作的机会。希望双方都能把各自的条件再让一让,达到一种强强联合的状态。现在展览市场的发展趋势都是逐渐合并而不是分散,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尽快成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制定出一些规则来引导这个行业走向世界,以维护展览组织者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众望所归的呼声。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代表表示,固然进入门槛低、多头审批是造成重复办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单靠政府协调还是比较困难的,应尽快成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建立相应的维权体系,才有助于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展会的合法权益。有着丰富的办会经验的博鳌亚洲论坛的代表则表示,在协会建设方面,应该解决一个功能的问题,即这个协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能。参照1998年奥促会成立了北京奥促会的协会,基本上有5项职能,第一是行业规范,二是行业协调,三是行业服务,四是行业自律,五是行业培训。但这个全国性行业协会能否建立,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协会成立了,按照目前国内的惯例做法,协会总是要对应一个政府部门的,从现在看来究竟该对谁并不清楚。另外,即使这个协会成立了,也不应该成为某一个部门或者机关性单位发号施令的地方。将来成立这个行业协会的时候,应该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化,考虑的问题是整个产业的发展;二是运作必须市场化,而不应该按照机关行政化运作;三是国际化,应有国际性的展览组织者加入,否则这个行业就不能走向国际,就前进不了。

  稿源 国际商报 编辑: 季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