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亚洲展览大国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出现展馆建设再掀新高潮垄断利润走向平均利润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作为服务贸易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2004年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完成,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两大瓶颈即“展览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将在2004年为整个行业所重视,展览会服务能力建设将被提到日程上来,整个会展产业链所产生的GDP贡献将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中国展览市场呈现八大新走势:
产业地位基本确认,已然成为亚洲展览大国
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7%左右增长速度,GDP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中国会展业进入年均增长20%的快速发展时期,会展经济作为国家贸易经济的桥梁和载体,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2003年中国展览业产值上升到80亿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2001年翻了近一番,可以说中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
此外,据中国展览馆协会不完全统计,2003年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举办的各类综合和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交易会的数量已达2600余个,展览馆总面积达到543万平方米,2003年仅上海举办展会就已是260余个展览,相当于德国一个国家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可见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展览大国。
三大会展城市生态战略群落、区域联盟出现
根据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当前中国出现南、北、东三大“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即以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和围绕上海出现的“长三角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及新建会展场馆不断增加,中国会展经济市场呈现重心东移态势,“长三角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出现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3年8月12日召开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处于沪宁杭会展战略生态群中的长三角地区会展城市的15个单位形成区域联盟,近来,中国会展市场大有“办会展,看三角”之趋势。
场馆建设如火如荼、资源流动加速
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有展览场馆158个,室内展览总面积322万平米,室外展览总面积221万平米。据悉,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扩建在即、昆明新馆在筹备之中、苏州国际博览中心9月底举办开工奠基典礼,可见2004年中国展馆建设再次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时期。 2004年的展会资源市场流动速度将加快步伐。例如2002年在北京举办会议和展览合计292个,其个数和收入所占份额均有缩减,在北京批展、在外地举办日益增多,举办单位开始选择到北京以外地区办展会,而且京外展会个数和收入增长均高于北京,2004年这一会展资源有向京外市场转移之势将继续发展。
三大市场经营主体角逐,平均利润下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继续扩大,经济体制和国营企业改组和改制的不断深入,作为市场主体的展馆、展览公司体制已呈多元化,民营展览公司发展势头迅猛。除贸易促进机构和各类协会等举办机构外,已拥有国营、股份制、民营和中外合资等不同性质的一大批专业展览公司,基本形成国营、中外合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具有展览经营权企业超过500家,注册展览公司200家左右,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在广州品牌展中,除“广交会”、“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等少数展览由国企举办外,“广告展”、“照明展”、“美容美发展”等都为民营公司所办。此外,总体市场利润已由垄断利润走向平均利润阶段,部分城市已进入微利阶段。
办展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经过半个世纪的培育,中国会展业正向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发展,已拥有一批知名国际性品牌展览会。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展览加入国际展览联盟数量增加迅速,根据UFI报道2003年为16个。
第二,国际资本运作加强。为推行全球化战略谋求全球发展,德、英、美、新(加坡)等国际会展业巨头通过资本运作,寻求低成本扩张,进入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市场,如德国在浦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投资和运营管理。
第三,展会收购增加。一些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展会数量增加,如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直接收购了上海一个较有名气的地面装饰展览会。
第四,会展移植。外国会展企业充分利用世界性业务网络,将一些国际名牌会展项目移植到中国,如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把国际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最大的CeBIT展览会移植上海举办。通过跨国项目运作满足了国际市场贸易需求并达到抢占世界展览市场份额目的。
第五,中外联合办展领引中国展览业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例如2003年上海汽车展可谓中德合作的国际化高水平办展的杰作之一。
产业市场化程度将加深
WTO的加入,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入速度加快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面临来自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中国会展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和加深,我国会展产业当前的市场化主要表现为“会展项目举办市场化”和“会展企业经营”以及“会展产业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展览市场化相对于过去3年将成为行业改革潮流中的重点,部分政府展览会将通过重组、拆分、合资、兼并等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产权和管理权将是改革的焦点,特别提请应该关注政府展览会市场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其次,会展企业的市场化将由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加,促使经营主体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观念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展企业市场化主要体现在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例如在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企业信息化改造、人力资源建设能力等方面改造等;
再其次,中国会展经济正处在发展的重要关口,2004年中国会展产业制度建设是关键,中国会展产业政策、制度建设随着国家发改委“中国会展业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筹建将在政策理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会展产业市场化程度加深将有助于实现100亿产值的增长和保持年均20%稳定发展速度。
CEPA香港国际化会展业进军内陆
香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为巩固和加强其国际金融、物流及商业服务中心的地位,于2003年6月29日与中国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即CEPA,CEPA被当作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中新的动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认为CEPA的精髓在于把两地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到制度化建设的层面,使香港与内地两个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两个市场。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CEPA协议中18个将会受惠的服务行业中,会议展览业位列第二,香港会展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内地独立举办展会,不过从当前中国会展市场结构和市场占有率来看,估计该协议对内地会展市场影响不会如人们期望的大,协议有助于推动香港与内地进一步融合和加强合作,特别可能将对毗邻区域会展市场即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如深圳、东莞、广州等会展城市的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将大于大陆内地纵深市场。
会展人力资源建设能力有明显提高
随着高等院校在会展学位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由近20所各层次的学校、10余个会展研究机构、多个会展职业培训单位所组成的中国会展教育培训研究体系基本形成,在5年之内中国会展人力资源保有量基本能够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会展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004年我国会展人力资源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将在教材、师资、科研成果、认证培训和中外办学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