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当初一句话,诚心守诺46载——蒋国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年04月14日 15:30

  蒋国良,男,奉化市西坞街道孔峙村普通村民。

  在孔峙村,有一户典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户主陈阿大和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是智力三级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陈阿大妻子早逝,主要经济来源是近年来每月不到千元的低保补助。46年来,在这个家庭面临天灾、生老病死、琐碎难事时,邻居蒋国良总是义不容辞伸出援手,默默无闻的帮助,不求回报,只因当初一句话。

  今年62岁的老蒋,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年轻时务农当过生产队小队长,后来跑过运输,做过生意,2015年开始退休在家。这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在新时代演绎出了一曲让天地动容的爱心之歌。奉化日报、奉化新闻网、宁波文明网等媒体都报道了蒋国良的事迹。

  46年前的那一句话

  46年前,1970年农村实行生产大队制,其下划分为数个小队,分担大队的生产劳动,蒋国良和陈阿大分在同一小队。陈阿大和妻子是他小队的队员,陈阿大智力障碍,其妻肢体残疾,没有什么劳力的两人拖了小队的后腿,因此,其他队员嫌弃他们,甚至还有人欺负他们。蒋国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平静而坚定地对妻子说:“阿大他们这么可怜,我家既与其是同在一个生产队,又是邻居,就尽力帮他家吧!”于是,爱心帮扶就从此开始。

  后来,21岁的蒋国良因聪明能干,被推举为小队长。蒋国良上任后,挨个做队员们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排斥心理。在工作分配上,他给陈阿大夫妻分配了放水、晒谷等劳动强度低的任务。因为在一个小队,又是房子相距不到10米的邻居,蒋国良把照看这个家庭当成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也尽力给予帮助。

  之后,农村分田到户,蒋国良又手把手教陈阿大做农活。时时提点他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自家买化肥、农药时,顺带把陈阿大的那份也买了。

  感受着蒋国良的善意,陈阿大一遇到什么事情就跑去找他,没事也喜欢到他家站站、转转。

  一句话,一家人的承诺

  在陈阿大的生活中,蒋国良充当着大管家的角色。1987年,陈阿大的父亲过世,家里没有钱也没有主事的人,蒋国良召集自己从商的妹妹和在外打工的两个弟弟,一起凑钱张罗着帮陈阿大办好了他父亲的丧事。1993年,陈阿大的妻子病故,蒋国良又用同样的办法帮其办了丧事。

  陈阿大家的房子是低矮破旧的木结构老屋,长时间未修缮更显破败。2005年的一个风雨天,蒋国良去探望陈阿大,只见屋外下大雨,屋里落小雨,屋子里的泥地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很不安全。等天一放晴,他马上就奔走给陈阿大修房子,地面浇成了水泥地,屋顶全部翻修了,透光的墙也重新用砖砌过,家里还装了淋浴龙头和抽水马桶。而装修花的5000多元钱,由蒋家的兄弟姐妹分担了。

  2015年4月,陈阿大摔了一跤,手臂骨折。蒋国良发现后和担任村妇女主任的弟媳一起带着陈阿大到市区医院住院治疗,不少人劝他:“一个傻子,手断了就断了,也没什么感觉,过一阵就好了。”蒋国良说:“不行,不能眼看着他被痛苦折磨。”这次住院,他垫付了1万多元医药费,最后报销下来,还得负担七八千元,陈阿大根本没钱,还是蒋国良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分摊了。

  有人不解地问蒋国良,对一个傻子这么好干什么?蒋国良微笑着说:“他没办法照顾自己,总得有人帮帮他。而且以前照顾的是三个人,现在他的儿子们被表舅接走了,我照看一个轻松多了。”

  一句话,一辈子的亲人

  在常人眼里,智力残疾人难以沟通和照料,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各种突发状况越来越多。但蒋国良决心要管陈阿大一辈子。

  家里有好吃的,他惦记着送点给陈阿大。陈阿大没钱花了跑来要钱,他二话不说递上几张10元的纸币。“不能一次给他太多,他不会管理。”蒋国良说。因为陈阿大不识钱,出去买东西,只知道递上一张纸币。因此,他细心地把大额纸币兑换成10元纸币,放在陈阿大口袋里,这样即使遇到了不厚道的人也不至于太吃亏。

  每当台风等恶劣天气来临前,蒋国良总要去陈阿大家看看,帮他做预防措施。2013年,“菲特”台风对奉化造成严重影响,蒋国良看情况不对,帮陈阿大把一些家具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还把他接到自己家里。那次洪水几乎漫过蒋国良家的一楼,如果陈阿大呆在地势更低的自己家中,后果不堪设想。提起这事,蒋国良一脸庆幸。

  在蒋国良的带领下,他的弟弟妹妹们也很关心陈阿大。每逢节假日,总不忘去看望陈阿大,还给他送节日礼物和钱。有时家庭聚会也会叫上陈阿大一起吃饭。在孔峙村人的眼里,这一家子把陈阿大当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对于自己的坚持,朴实的蒋国良这样说:“以前是一种责任心,那时候对贫困残疾人的帮助政策少。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习惯,而且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民间力量多参与点,政府的负担就轻些,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稿源:  编辑:祝欣祎